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日夜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D.“客路”“行舟”与“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B.徒以有先生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D.聂政之刺韩傀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 

  

②请广于君

广

  

③而君逆寡人者

  

④翼然临于泉上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5)乙文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6)丙文中,作者在乎山水之间,体现在哪些事上?

来源: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故时人有“才尽”之论。

(节选自王汝涛《太平广记选》)

【注释】①济阳: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学家。③郭景纯:即郭璞,文学家。④踬:被东西绊倒,这里指没有起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世隶耕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且为众人

年且九十

C.后梦一丈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

D.可以见还

此人可就见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

C.【甲】文中“先人”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D.【甲】文中的“不使学”与【乙】文的“故文采俊发”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泯然众人矣”点明方仲永的结局。

B.【乙】文成语“江郎才尽”指江淹的诗文无起色,后来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C.【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两个人都是少儿天才,但他们最终都才华衰退。

D.【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由聪明变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尝梦人授以五色笔。

来源:201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时闻者多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4)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例并概述其事迹。

来源:2017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得之则生(则:就)               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C.今谓人曰(谓:叫)               D.何故(故:原因,缘故)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选自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B.【乙】文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对自己言行的辑录。

C.【甲】文的“箪”是指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乙】文的“冠”是指帽子。

D.【甲】【乙】两文都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句子长短不一,富于文采和气势。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B.【乙】文主要是围绕“万事莫贵于义”这个观点展开论述。

C.【甲】【乙】两文“义”的内涵都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D.【甲】文运用举例、对比的方式说理,通俗易懂;【乙】文则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把道理说深说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来源:2016年广西来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选自《西京杂记》。有改编)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②大学:很有学问的人。③解人颐(yí):让人欢笑。④屐(jī):有齿或无齿的木底鞋。⑤更理前论: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

(1)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文中两处写到他人佩服匡衡的具体行为:“时人”的行为是“为之语”,“邑人”的行为是  ,他们的行为侧面衬托了匡衡的  

来源:202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温公独乐园 之读书堂,文史万余卷。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尝谓其子公休曰:"贾竖 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曝其脑 ,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 其纸。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 起,甚非吾意。今浮屠、老氏 犹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

【注】①独乐园:司马光在洛阳所置之园。②贾竖:商人。③脑:线装书订线的部分。④熟:软。⑤浮屠:佛教徒僧。老氏:道教道士。

(1)下列句中的"于"与"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译文:   

(3)司马光对儿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太祖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太祖:指曹操。②比:连续。③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④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⑤促:赶快。⑥亟(ji):赶紧。⑦敌:对手。⑧纵:纵然。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C.绣谢曰

长跪而谢之

D.公问其故

故不为苟得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绣以精兵追诩军”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5)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乙】文中的贾诩?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乙】

孟子曰:"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ù) 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 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 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chù):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③深造:高深的造诣。④资:积累。⑤原:同"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 之者

宴酣之 ,非丝非竹

B.必有我师

寒暑易节,始一反

C.一日

起,以刀劈狼首

D.是亦教诲之而已

尔来二十有一年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C.

【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

D.

【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B.

【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C.

【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D.

【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因,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   

来源: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