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翻译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战国·策魏策》
【注】①公叔痤(cuó):魏相。②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③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④为:如果。⑤竞:同“境”。⑥悖:糊涂、昏聩。⑦固:原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王以国事听之也  愿:    
(2)秦果以强        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段中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               (    )(    )(2分)

A.中有足乐者 B.慕圣贤之道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曾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C.足肤皲裂不知 D.礼愈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遂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
E.同舍生皆绮绣       
将军身坚执锐(《陈涉世家》)
以下四句话中的加点词,哪一项与“白玉之环”中的“腰”的用法不同?(    )(2分)

A.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B.皆指陈胜。(《陈涉世家》)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D.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此”具体指的是哪些事情?(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练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加点字
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臣于草庐之中(   )  由感激(     )
在横线上填充原文句子并翻译。
作者文中强调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事情。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简洁的几句话评价一下诸葛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
虞庆(人名)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泥)濡。夫材生则挠,涂濡则重;以挠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匠人诎,作之成。有间(不久),屋果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挠任重,今虽成,久必坏。
②匠人诎,作之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当涂                        (2)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吴下阿蒙”现在已成为了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 )
A.比喻人学识尚浅。         B.比喻人不学无术.
C.讽刺那些不爱学习的人.     C.赞扬那些热爱学习的人.
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本文和《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吴汉传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下列句中的“之”与“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心固,固不可彻 B.益慕圣贤
C.公将驰 D.何陋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日封侯之         秋:            
②公转营之           迫:            
③汉兵迎战           悉:               
多惶惧             或:         
翻译下列句子。
⑴及得召见,遂见亲信。⑵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①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②犯:碰到。③柁:同“舵”。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其始折旋疾徐                      ②舟师之是听             
③所向不如意                      ④遽舟师             
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始折旋疾徐”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C.坐其中,颓然碧窈 D.普明日复奏其人

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朝服衣冠     服:___________      ⑵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
⑶吾之妻美我者  美:__________       ⑷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妻和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但二者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其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弗敢加也,必以 B.何
大义于天下不物喜
C.肉食者 D.牺牲玉帛,弗敢

先帝不以臣卑                            万钟于我何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的同乡对曹刿主动为保家卫国出力的行为十分不满,嘲讽他不自量力。
B.第一段中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C.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是“肉食者鄙”的典型体现。
D.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把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稚兔鮒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緶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下面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荆之地五千里             今齐地千里
B 今有人此                 皆以美徐公
C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臣妻私臣
D此何若人                  与此同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A选文【甲】运用了对比,极言楚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和宋国的国土狭小、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B选文【甲】中,墨子巧设三个比喻,诱使楚王答应放弃攻宋。此时楚王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
C.选文【乙】中,邹忌采用三组对比指出“王之蔽甚矣” ,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对方,直接指出对方问题所在。
D选文【甲】中“善哉。”,仅仅是楚王夸墨子“说得不错”,但并没有心悦诚服;选文【 乙】中“善”字表明了齐威王要纳谏除弊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小题。
活  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若印三二本                (2)瞬息可就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唐人尚未盛之其印予群从所得
B.持就火炀木格贮
C.草火烧手拂之
D.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则以一平板按

翻译下面的语句。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活板的制作、功效和用法的介绍,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横线处的的文字填写出来。(用原文回答)
作者对活板的介绍突出了一个“活”字,如“   ①   ”,字是活的;“   ②    ”,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③   ”,印刷是活的;“   ④   ”,字印的数目是活的…… “活板”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的题目。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填空
⑴《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祖逖》“睿素无北伐之志”一句中“素”是“向来”的意思,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    
⑵《陈涉世家》“以激怒其众”一句中“以”是“用来”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⑵用讫再火令药熔
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后面的题目。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何以战    以:       
皆以美于徐公   以:       
(2)忠之属也  属:       
司命之所属     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下视其辙
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曹刿论战
这篇文章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   ①  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   ②  和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战前,曹刿肯定了鲁庄公所讲“  ③   ”,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战后,曹刿提出了要选择“  ④    ”的时机发动反攻,以及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曹刿的这些论述,是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一句中“善”是“好”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是可谓善学者矣”一句中“善”是“善于”的意思,本文“伯牙善鼓琴” 一句中“善”的意思是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句中“善”的意思是        
(2)《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一句中“于”是“在”的意思,《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于”是“比”的意思,本文“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一句中“于”是
           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他不但欣赏对方,而且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强烈赞美之情。请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后面的题目。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第二板已百废
B.有字素无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不木为之者醒能述文者
D.其印为予群所得隶而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字平如                砥:        
(2)用再火令药熔          讫: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翻译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