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 ,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 常稔之田 千亩,号日"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 矣,而力未逮 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 ,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虽位充 禄厚, 而贫终其身 之日身无 以为 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作者钱公辅)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伸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rě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mò):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 · 物喜,不以己悲。(因,因为)

B.予尝 · 古仁人之心(请求)

C. · 施之(全,都)

D. · 而终其志(心愿、志向)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4)甲、乙两文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   (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   

来源:2017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 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 为茂。 我自不出, 何退之 ?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 ,甘处其陋。绰绰言之 ,无出其右。羲轩之书 ,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 ,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牖(y6u):窗户。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谈笑有 鸿 · ·   

②用盆 ·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3)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   ,读来朗朗上口。

来源: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各题。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若空游无所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节选)

陈寿

①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先主少孤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见童童 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③年十五,母使行学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者争附之。

【注释】①孤:年幼失去父亲。 ②童童:覆盖的样子。 ③羽葆盖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④行学:游学。

(原文有改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水尤清 ·   

②以其境过 ·   

③喜怒不形于 ·   

· 自见其耳   

(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

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 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②【乙】文第②段可以看出先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17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②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注】①举:飞去。②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③瀹(yuè):煮。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田饶 · 鲁哀公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 · 大同(《大道之行也》)

B.守夜不失时, ·

谓为 · 然(《隆中对》)

C.吾 · 子之言

· 诗四句(《伤仲永》)

D.臣闻食 · 食者不毁

其器 · 真不知马也(《马说》)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  的想法。

来源: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高昌 平,帝 宴两仪殿,叹曰:"高昌若不失德,岂至于亡!然朕亦当自戒,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徵 曰:"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者饮,桓公请叔牙日:'盍 起为寡人寿?'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节选自《二十四史•魏徵传》)

【解释】①高昌:地名。②帝:唐太宗。③徵:魏徵。④盍(hé):何不。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虽欲 · ,无可进者

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 ·

B.门庭 ·

高昌 · 不失德

C. 闻寡人之耳者,受 ·

使宁戚无忘饭牛车 ·

D.使管仲无忘束缚 · 鲁时

能谤讥 · 市朝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3)写出【甲】文中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表现齐王纳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语句。

(4)【甲】文中齐王和【乙】文中唐太宗接受劝谏后,做法有何不同?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 欲遣人求之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

   

③昨日一牛病 ·

   

④用其言而 ·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来源: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浪游记快(节选)

[清]沈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 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 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 庙内 多秦槐汉 柏,大皆三四抱, 有槐中抱拍 而生者, 柏中抱槐 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 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 之高 知几千仞,惜未能裹 粮往登焉 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 骑觅泉 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人: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惜未 · 含葩

   

②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 · 出游

   

③内有陈希夷 · "福"、"寿"字

   

④泉流甚急, · 竹绕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3)"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这个句子写出了树的

         等特点。

(4)作者书斋名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5)最后一段中,"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全文回答。

来源: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_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妻子固请种粳

  

②素简贵

  

③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⑤或置宿而招之

  

⑥造饮辄尽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吏白应束带见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 乃赋《归去来兮辞》

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3)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

簿 疾。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

【读•析文章】

(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

  ﹣﹣②  ﹣﹣抱负情趣﹣﹣③  ﹣﹣④  

(6)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

【读•品文学】

(7)(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

(8)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

【读•悟文化】

(9)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儒家情怀】

“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梁衡

【道家风骨】

“(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鲁迅。

来源: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纪鸮

[唐]林简言

①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②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③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落。

(3)第②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鸮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折。

(4)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

篇目

  

说理

《伤仲永》

神童才华泯灭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鸮鸣》

槐树被毁

  

来源: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

(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

来源: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③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则醉,经旬乃醒

②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来源: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濠州定远县 一弓手 ,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 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 (杀死)

C. (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 (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

空乏

B.弓手者 事至村步

罔不 势象形

C. 曳矛而斗

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 决生死

时人莫 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来源: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选贤与  

②货恶  其弃于地也

③故  外户而不闭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来源: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与王介甫第一书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 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 使如此文字, 光耀于 ,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 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 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 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住 二十日                  

②及舟船侍从以 西   

③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④虽欧公亦   

⑤欧公更欲足下 开廓其文   

⑥余 到京作书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②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来源: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来源: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