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洛阳有僧,房中磬①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④,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讫,出怀中错⑤,(造字,左金字旁,右“虑”)⑥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因此。”僧大喜,其疾便愈。《唐语林》                                                    
〔注释: ①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用石或铜作成。②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③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④馔:指食物。⑤错:打磨玉石的工具。⑥(造字,左金字旁,右“虑”) :锉〕
. 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求术士百方禁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房中磬子夜辄自鸣       辄:                 
② 终不能已                已:                 
③ 僧苦问其所以         所以:                 
.翻译下列句子。
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
.(1)读完短文后说说“磬子夜辄自鸣”的原因是什么?
(2)曹绍夔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 ▲ )      (2)再遣信令还( ▲ )
(3)而太傅留之( ▲ )      (4)谢公语同坐曰( ▲ )
.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苦心忧课,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非假手也        (2)客词穷         (3)秀才但有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比去,问其所之。
、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者,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先主器之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欲信大义于天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为《梁之父》武陵人捕鱼为业 B.因屏人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受地于先王 D.而智术浅短学而不思则罔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

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

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无与为乐者     ⑵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相与步中庭

2.

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云耕者入冢而得 (     ) (     )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柳宗元是      (朝代)的作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
谨食之,时而献焉。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月色入户。    户
⑵盖竹柏影也。  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 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译文: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请用原文填空。(3分)
《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
                                                                                                                                                           能体现两个主人公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句子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下列各句。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                                                                         
                                                                             
方仲永由神 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语句)
答:①、“                    ”②、“                      ”
③、“                          ”
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