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 在脰 ,剑既在心,维 子图之也。"晏子曰:" 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 吾以利而倍 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 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 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崔杼 晏子曰

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子以子之君无 而杀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C.公孙衍、张仪岂不 大丈夫哉

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 顺为正者

策之不 其道(韩愈《马说》)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4)【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5)【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来源:2021年辽宁省抚顺、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暮冥冥
厚此

B.

国怀乡
伪存真

C.

春和
良辰美

D.

宠辱
白头

.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赏析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

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

来源: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与友行    ②去后至    ③相而去     ④下车之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刻画了怎样的元方形象?
                                   
.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

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日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姑待之

辍耕之垄上

B.至原十日而不下

温故而知新

C.遂与大夫期十日

与人期行

D.原人闻曰

不能称前时之闻

(2)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从短文内容看,晋文公攻原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来源: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政 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 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 ,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 之。……故从其四欲 ,则远者自亲 ;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 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2佚乐:使……安乐。3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

B. 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

C. 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 而去

D.故 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 攻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B.域民不 封疆之界

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

前人 述备矣

D.行其四恶, 近者叛之

不效, 治臣之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①"       "(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③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来源: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

士尹池 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 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 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 经其宫 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 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 "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 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女有       

②盗窃乱贼而不   

③潦 经吾宫也利   

④已 三世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3)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

来源: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 ;不妆散粉,点点糁 原宪 之羹。飞霰 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 茗饮之景,拥炉煨芋,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l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上下 白/不敢出 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B.

画冒雪出云 势/恢弘志士 气(《出师表》)

C.

日更定矣/斯 陋室(《陋室铭》)

D.

回风 竹/斗 蛇行(《小石潭记》)

(2)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4)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5)【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来源:2021年辽宁省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 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

1629078320(1).png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4)[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

B.余怜而售之

怜:怜惜,喜爱。

C.以效兹丘之下

效:效仿。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负:依仗。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译注》)

【乙】

高祖曰:"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百万 军,成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②馈饷:粮饷。

(1)解释下列加点字。

而去之   

②亲戚   

国家   

百万之军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三里之城

B.

夫环而攻之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连百万之军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5)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①   ;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麟某尝以翰林充国史馆纂修,时年甫逾冠。一日,校罗泽南、刘蓉等列传,忽拍案曰:"罗以一教官而保实缺道,并以布政使记名,死且请谥;刘亦仅候选知县耳,乃赏三品衔署布政使。外省保举之滥,竟至是耶!" 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麟曰:"百战何事?天下太平,当与谁战?恽曰:"盖与太平战耳,君岂未知东南各省大乱十余年,失去数百城耶?"麟大愕曰:" 北方安靖若是,老前辈所谓与太平战者,此言尤难索解。"恽曰:"粤寇洪秀全起事,自称太平天国,君不知耶?"麟曰:"晚生今仅二十余岁,贼之事,何能知之!"恽曰:"君北人,宜不知南方之事也。"

(选自《新世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

B.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

C.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

D.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北方安靖若是,老前辈所谓与太平战者,此言尤难索解。

(3)"君北人,宜不知南方之事也。"针对麟某,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 不知声 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音 不知乐者 溪深 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 知乐 虽有千里之 (《马说》)

C.而治道 矣 右 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 制礼乐也 客 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②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来源: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完成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周亚夫军细柳

三军可夺帅也

B.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侧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D.军中不得驱驰

遂许先帝以驱驰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备胡(用来)

B.已而之细柳军(往、到)

C.天子且至(将要)

D.天子为动(为了)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汉文帝细柳劳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刻画了周亚夫这一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

C.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军规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D.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来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