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
B.颔联“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
C.颈联中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
D.尾联委婉地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
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
B.“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
C.“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
D.“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
早秋山居
【唐】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霜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不能体现“早秋”之“秋”的一项是
A.霜气 | B.树凋 | C.果落 | D.泉清 |
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调动触觉和视觉来描写早寒和霜晴以传达诗人早秋山居的生活感觉。 |
B.颔联描写了阳光照进窗户,一池安静的秋水的景象。 |
C.第三联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体现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 |
D.最后一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百无聊赖的空虚寂寞之情。 |
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
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泊秦淮》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 |
B.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夜色迷茫、凄清颓废的气氛。 |
C.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 |
D.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
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C.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
D.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晏子》选自《晏子春秋》,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 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变,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
B.《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尾,看似平淡,意在 点睛,貌似达观自得实含惆怅悲凉之意。 |
C.南朝刘禹锡的《人琴俱亡》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的独特悼念方式,表现了 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
D.《背影》是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 |
背影,通过特写,抒发浓厚的父子深情。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他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深受读者的喜爱。 |
B.《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柔弱中隐藏着刚强,他从妻子烧香受辱开始,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风雪山神庙,夜走蜈蚣岭,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
C.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正直严谨的藤野、被庸医治死的父亲、正直的知识分子范爱农……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
D.《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经历了种种冒险生活。 |
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
D.《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 |
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A.月亮勾起诗人的绵绵情思,清远的笛声在耳边响起,浓浓的思乡情在月光和笛声中弥漫开去。 |
B.思乡带给诗人的并不是甜美的回忆,而是怅惆的愁绪,毕竟别离太久,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如在雾里。 |
C.但记忆永驻,乡愁不灭,就像那棵长青不老的树。树则可以不老,乡愁何时得以终结诗人把无尽的惆怅和期待留给读者品味。 |
D.诗歌通过笛声、月亮、树这样一些形象,构成一幅意境深沉而悠远的画面,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
周恩来曾因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欣赏到自己所喜爱的海棠花,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制成标本寄给周恩来。此情此景可用下列哪一句古诗来概括。(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C.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