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诗歌赏析: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的田园生活。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最能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哪个词?它也是全诗的诗眼。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宋诗。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8.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                                                                
“卧看千山急雨来”中“卧看”二字有何妙处?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李白                                  元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②幢幢:摇曳。
听说友人被贬,李诗用一个“          ”字,元诗用一个“          ”字,来表现对友人被贬的伤心、震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两首诗开头均写景,请结合具体画线诗句分别说说其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元和十三年,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
此诗题为《夜雪》,而第一句诗只字未提雪字,哪两个词语间接描写了“夜雪”?                  。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作者借雪景来传达什么心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阳湖①道中
风迥②五两③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注释】①阳湖:今江苏常州 ②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③五两: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
第四句中“冶红”“ 妖翠”分别照应了什么景物?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然后回答问题。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7.(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2)诗歌的标题是“早春”,下联却描绘了仲春时的景象,请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①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①寸草:比喻非常微小。②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出门在外的人。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为临行儿子缝补衣裳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子女,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来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送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別从   _ 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祥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扱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来源: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也指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5~6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请说说“山光悦鸟性”一句中, “悦”字的运用有什么妙处。
具体说说“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空”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① 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 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花白色。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 “日高犹未到君家”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试作分析。
(2) 这首诗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只描述别墅周围的环境,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友人别墅周围的环境吗?试推测一下友人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