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理:司法长官。 ②过:失误。③当:判罪。④傅:同“附”,指转嫁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臣官为长            ②不受令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过听杀人,傅下吏有罪,非所闻也。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对李离的殉法有什么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界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篇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诗歌文章又多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
【注】①宰执:宰相,此指严嵩。 ②菅刈:杀人如割草似的。
下列句中的“之”与“父之哭其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 B.昂首观
C.汝心 D.辍耕垄上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沈先生以锦衣卫经历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的罪状,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B.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天下知闻时,他却带着妻子迁居塞外了,可见其不为功名所累。
C.边防日益松懈,沈先生感到痛恨,壮士们随意杀戮百姓,沈先生感到痛心,足见其忧国忧民。
D.沈先生所写诗文时常对时政加以讽刺,最后导致杀身之祸,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宰执深之   疾:          ②特其谴           薄:       
北敌数内犯 会:          ④且坐罪罢去       寻:       
翻译下列句子
⑴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
⑵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霞先生文集》序(节选)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界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篇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诗歌文章又多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
【注】①宰执:宰相,此指严嵩。 ②菅刈:杀人如割草似的。
下列句中的“之”与“父之哭其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 B.昂首观
C.汝心 D.辍耕垄上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沈先生以锦衣卫经历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的罪状,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B.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天下知闻时,他却带着妻子迁居塞外了,可见其不为功名所累。
C.边防日益松懈,沈先生感到痛恨,壮士们随意杀戮百姓,沈先生感到痛心,足见其忧国忧民。
D.沈先生所写诗文时常对时政加以讽刺,最后导致杀身之祸,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宰执深之   疾:          ②特其谴           薄:       
北敌数内犯 会:          ④且坐罪罢去       寻:       
翻译下列句子
⑴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
⑵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9分
屈 原 列 传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
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
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2,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1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2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下列句中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于辞令。娴:熟悉。
B.每一令出, 平其功。伐:自夸。
C.屈平王听之不聪也。疾:疾病。
D.人穷则本。反:同“返”,追溯。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疏屈平。敏好学,不耻下问。
B.上官大夫与同列。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竭忠尽智,事其君。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治乱。箕畚运渤海之尾。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迪字复古,其先①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②。迪深厚有器局③,尝携其所为文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④。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⑤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⑥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注释】①先:祖先。 ②濮:地名。 ③器局:气量大。 ④擢知制诰:被升做知制诰。⑤部勒:部署约束   ⑥章献:太后。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A.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B.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C.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D.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⑴见(         )               ⑵亡(         )
说说“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⑤晓锐士,擒贼,斩以徇”的意思。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有关李迪的事件。
你认为李迪是个怎样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柳先生传1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1)或酒而招之(          )(2)造饮尽(           )
(3)颇示己(         )
将文中两个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3分
                                                                 
                                                                 
文中称五柳先生是“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由此可见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怎样的?这种追求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篇文章中也能得到证明?3分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追求财富、高官、权力;各级政府也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作为工作重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两句话的理解,也可谈谈你的看法。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0分)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下列句中划线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汝心固,固不可彻 B.属予作文以记
C.辍耕垄上,怅恨久之 D.水陆草木

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诸豪杰相立秦 (     )       ②遂楚(     )
③欲自往(    )             ④太仆走汉(     )
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下列句中的“以”与“许以掖垣”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不试之以足 D.可以一战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 / 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万里为之记 属:_________      ②忽族子自外   至:________
呼纸书曰   亟:_________      ④侂胄         恚: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
(2)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1)天大雨(       )    (2)(      )多应者   (3)旦日,卒中往往语(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上使外将兵。   译文: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亲戚:泛指内外亲属  ⑥坐:因事入罪。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闻者咸叹之        (2)不绵纩         (3)孝绪之必至颠覆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屡至其门 B.益习其声 C.其真不知马也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①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    ②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                         
与“太祖常劝以读书”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天下事为己任 B.遂名楼
C.俱假山显 D.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选文中的“手不释卷”一词表现了赵普晚年读书的刻苦,你能再写两个表现读书刻苦的成语吗?
例举赵普奏荐人才时的一处细节描写,并说说它表现了赵普什么样的性格。
细节描写:                                                     
性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项籍字羽。    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列划线词字的意思。(4分)
(1)忿尉     (        )        (2)尉果广(          )          
(3)使公及恒楚 (       )     (4)恒楚在泽中 (      )    
选出下列划线的字与“后则人所制”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坛而盟 B.籍裨将 C.吴广都尉 D.而二虫尽所吞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译:                                                                         
[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下列句中的“于”和“暴师于外十余年”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苛政猛于虎 B.余将告于莅事者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
B.蒙恬早年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
C.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
D.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自齐秦昭王              ②大
③据阳山,逶蛇而          ④信任
翻译下列句子
(1)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2)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意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吾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之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节选
与“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 B.策之不以其道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淳于意从小喜欢医术,拜乘阳庆为师,乘阳庆把毕生医术传给了淳于意。
B.淳于意因为医术不精,经常不给人治病,所以很多患者都怨恨他。
C.淳于意被人告发,小女儿缇萦为其上书,愿“入宫为婢,以赎父之罪”。
D.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打动,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意之  _________                ②尽而方书 __________
③今坐法当刑    _________             ④上其意  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
(2)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
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不敢以累他人 C.以中有足乐者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民 赈:        (2) 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之 食:       (4) 食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