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宣城太守济阳①江淹②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③,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④矣故时人有“才尽”之论。
(节选自王汝涛《太平广记选》)
【注释】①济阳: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学家。③郭景纯:即郭璞,文学家。④踬:被东西绊倒,这里指没有起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世隶耕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B.且为众人 |
年且九十 |
C.后梦一丈夫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D.可以见还 |
此人可就见 |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
C.【甲】文中“先人”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D.【甲】文中的“不使学”与【乙】文的“故文采俊发”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泯然众人矣”点明方仲永的结局。
B.【乙】文成语“江郎才尽”指江淹的诗文无起色,后来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C.【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两个人都是少儿天才,但他们最终都才华衰退。
D.【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由聪明变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尝梦人授以五色笔。
魏徵论隋炀帝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不自知(曾经) | B.炀帝恃其俊才(仗着) |
C.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肯定、称赞) | D.文辞奥博(丰富) |
翻译下列句子。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用自己的话说说隋炀帝为什么“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本文作者是 (人名), (朝代)文学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走送之( ) (2)烨然若神人( )
作者在这篇给马生的赠序中,从哪几个方面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从文中看,宋濂求学之艰难令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但作者却求学无辍,终有所成,其原因有哪些?
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课内阅读。
阅读《学弈》,按要求做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分别用“________”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
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 )——(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每赴营官处,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坠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不敢仰视。……
有人谒之于西湖“退省庵”1,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数处,冠缨作黄色。室中除笔砚外,惟竹簏二事2。久之,命饭,园蔬数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注释】①退省庵:彭雪琴晚年休憩之所。②事:件。
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B.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C.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D.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意思。
有人谒之于西湖“退省庵”( ) 命饭,园蔬数种( )
彭雪琴的俭朴,表现在什么方面?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5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句子。
与“其妻曰”中“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如土石何 | B.植然其言 |
C.安陵君其许寡人 | D.其真无马邪 |
解释加点词
A.邹忌修八尺有余: | B.吾与许公孰美 : |
C.面刺寡人之过: | D.时时而间进 : |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
A.齐国疆域辽阔,城市甚多。 | B.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
C.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 D.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王。 |
翻译(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人名)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素居家,好奇计( ) (2)陈胜败固当( )
(3)怀王入秦不反( ) (4)项梁然其言(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福_______________ (2)靡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和________。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
(2)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4)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枚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掸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A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选文中A是 (填人名)
(2)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相关链接】
郭沫若在观看京剧《三打白骨精》后写了下边的诗句:“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1)在下边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选段摘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尸魔三戏唐三藏”指的是 ,“圣僧恨逐美猴王”指的是 。
(2)仔细阅读选文,结合第二十七回,简略分析郭沫若为什么对唐僧作出这样的评价?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第下题。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臵,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 !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年级上册6)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若为佣耕( )
(2)苟富贵,无相忘( )
(3)客出入愈益发舒 ( )
(4)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复立楚国之社稷 |
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 |
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 |
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各组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旦辞爷娘去 | B.即更刮目相待 /更胜一筹 |
C.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 D.但当涉猎 / 不求成才,但求成人 |
翻译下列句子。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孟尝君在薛① ,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ǐng,割脖子。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以 故 倾 天 下 之 士 ②自 持 其 饭 比 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贵贱一与文等( ) ②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
③遗其亲戚 ( ) ④辍食辞去 ( )
翻译下面句子。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隆中对》(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将军宜枉驾顾之( )
3、以彰其咎 ( ) 4、 由是先主遂诣亮( )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