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9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解释加点词语
(1)说: (2)传:
翻译句子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你对上述选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选第( )则,
《隆中对》、《出师表》对比阅读。(共17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谓为信然 ( ) ②此人可就见 ( )
③孤不度德量力( ) ④凡三往 ( )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乙文中与甲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和 ,“一对”指的是 。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两个即可)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要求自己)。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传》)
[注释]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氍毹(qú shū):地毯。
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以友故与之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擅长作诗,还爱好看书,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写信来索求,王绂才给他作画。 |
D.选文中写了王绂的三件事,表现了他不慕权贵,不贪财物,清高耿直。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谏之者 ②明旦访其人赠之
③同列语之日 ④我画直遗黔公不可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绂日:“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2分)
(2)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阅读《宗泽(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知磁州:做磁州知州。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十三战皆捷( ) ②度将孤兵寡( )
③泽挥众直前与战( ) ④今日进退等死( )
⑵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A.佣者笑而应曰 | B.夺而杀尉 |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D.收而攻蕲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泽 前 后 请 上 还 京 二 十 余 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嬉游为墓间之事 ②乃去,舍市傍 ③及孟子长 ④卒成大儒之名
选出与“嬉游为墓间之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至之市 | B.而忘操之 | C.是吾剑之所从坠 | D.故时有物外之趣 |
翻译下面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 B.令校长斩之 |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D.处处志之 |
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诸豪杰相立畔秦 ( ) ②遂破楚( )
③欲自往谢( ) ④太仆亡走汉( )
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④。元不能亵⑤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注释】①谦谨:谦虚谨慎。②微:稍微,稍稍。③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④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⑤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元固不肯从( ) (2) 祖谓其贪戏( )
(3)诸小儿竞取而食之( ) (4)遂许焉( )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乃以杖击其头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吾欲辱之,何以也 | 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闻者咸叹异之 (2)不服绵纩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4)亲而不党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屡至其门 | B.故人不独亲其亲 | C.安陵君其许寡人 |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②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令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③,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便宜:指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方法或建议。②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者赏五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将士。③ 襜褴,少数民族名,下文“东胡”“林胡”亦同。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以数千人委之”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扶苏以数谏故 | B.固以怪之矣 |
C.以土砾凸者为丘 | D.祭以尉首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 使边防得以巩固。 |
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
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 ,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
D.李牧的战略战术,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赵王让李牧 ②如故约
③王许之 ④降林胡
请把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②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②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③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②上:指汉成帝。 ③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下亡以益民 (2)使其言是
(3)固当容之 (4)勿易
下列句中的“以”与“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B.策之不以其道 |
C.扶苏以数谏故 |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
B.朱云面对“罪死不赦”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
D.汉成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未知圣朝何如耳?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
(1)善鸣 (2)求市未能得
(3)笼鹅而归 (4)使人耽之若是
与“笼鹅而归”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B.拔山倒树而来 |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D.至之市,而忘操之 |
翻译句子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朱家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①其能,歆②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③,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④。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⑤季布将军⑥之阸⑦,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注释】①伐:夸耀。②歆:为……而欣喜。③振人不赡:救济生活不富足的人。④軥(qú)牛:挽轭的小牛。⑤阴脱:暗地里逃脱。⑥季布将军:曾效力于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⑦阸:(è)困厄。
下列选项中,各组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朱家用侠闻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 |
B.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C.莫不延颈愿交焉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
D.乘不过軥牛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专趋人之急
A.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
C.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诸所尝施,唯恐见之。(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的原因是什么?并在原文中找出“唯恐见之”的一个具体例子。(都用原文作答)
原因:
例子:
请概括归纳一下朱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侠”的特点。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 ________________(2)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 | 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 |
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 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 |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____________的决心。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③.范宣:人名。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⑤.动心:打动人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 ②.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②.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齐人固善盗乎( ) 月余亦卒( )
遂以还之(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C.齐之习辞者也 | D.计之曰:“技止此耳!” |
最后一句话中哪一个字最能突出畏斋的品质?为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