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胃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受地于先王() | B.秦王不悦() |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B.以君为长者武陵人捕鱼为业 |
C.轻寡人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D.休祲降于天相与步于中庭 |
.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郁分。 |
B.第③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
C.第④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
D.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 |
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 |
3. |
细读第1、2段,在文中各找出最能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和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的两个四字短语。 (1)体现登楼者在阴雨天"感极而悲"的两个短语是、; (2)体现登楼者在春和景明天气下"其喜洋洋"的两个短语是、。 |
4. |
纵观《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在前面几个段落进行叙述、描写、抒情的基础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发表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议论。请思考回答: (1)结尾段的议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巧妙构思?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答:(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择两个作答,多选不给分)
(1)屋舍俨然 俨然: (2)阡陌交通 交通:
(3)便要还家 要: (4)乃不知有汉 乃: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外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何以战? |
B.何陋之有?(《陋室铭》) |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
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
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____
(2)林壑尤美 尤:______________
(3)山行六七里 山:______________
(4)饮少辄醉 辄:______________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侂胄(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4)之日也。侂胄专僭(5)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6)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8),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
C.一国吏民/皆来贺 | D.今/齐地方/千里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
解释加点词。 ⑴窥镜而自视 ⑵臣之妻私臣 ⑶闻寡人之耳者 ⑷时时而间进 |
2. |
翻译下列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3. |
齐王"纳谏"、"除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
4. |
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5. |
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洛阳有僧,房中磬①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④,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讫,出怀中错⑤,(造字,左金字旁,右“虑”)⑥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因此。”僧大喜,其疾便愈。《唐语林》
〔注释: ①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用石或铜作成。②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③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④馔:指食物。⑤错:打磨玉石的工具。⑥(造字,左金字旁,右“虑”) :锉〕
. 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求术士百方禁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房中磬子夜辄自鸣 辄:
② 终不能已 已:
③ 僧苦问其所以 所以:
.翻译下列句子。
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
.(1)读完短文后说说“磬子夜辄自鸣”的原因是什么?
(2)曹绍夔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太丘舍去 |
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
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 |
.翻译句子。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 (3分)
①沿溯阻绝 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 )
②有时朝发白帝 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 )
③水落而石出者 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
.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
.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甲】
【乙】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