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热源加热某种物质,使其从固态变成液态,直至沸腾.整个过程物质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与t2相比,物质的内能相同.因为温度相同 |
B.从t2到t3到t4,物质都处在沸腾的过程中 |
C.与液态相比,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较大 |
D.熔化和沸腾的过程,都要吸热 |
钨的熔点是3 410 ℃,那么在3 410 ℃ 时钨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A.固态 | B.液态 | C.固液共存态 |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
钢在熔化成钢水的过程中( )
A.吸热,温度升高 | B.吸热,温度不变 |
C.放热,温度降低 | D.放热,温度不变 |
用同一热源加热某种物质,使其从固态变成液态,直至沸腾。整个过程物质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与t2相比,物质的内能相同.因为温度相同 |
B.从t2到t3到t4,物质都处在沸腾的过程中 |
C.在t1和t2之间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
D.物质达到熔点后不需要再吸收热量仍能熔化 |
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铁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仪器 |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
C.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时,衣服常会吸附在身上,是静电现象 |
D.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
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
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
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 |
D.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 |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又遭遇了低温雨雪恶劣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在世界各地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物质种类 |
酒精 |
水 |
水银 |
乙醚 |
熔点/℃ |
-117 |
0 |
-39 |
-114 |
沸点/℃ |
78 |
100 |
357 |
35 |
A.酒精温度计 B.水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
B.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
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 B.凝固 | C.液化 | D.凝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