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 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
B.液态物质中的分子由于没有作用力,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
C.在实验中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却可以减少误差。 |
D.纳米材料就是用一种“纳米”做成的材料。 |
从下列图像得到的信息中,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
B.乙图说明M物体1s通过的路程等于N物体10s通过的路程。 |
C.丙图说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ρa > ρb > ρc |
D.丁图反映了小铁球在水中的下落过程时所受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
B.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
D.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是下列哪位科学家说的 ( )
A.爱因斯坦 | B.伽利略 | C.牛顿 | D.哥白尼 |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定质量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 ( )
A.增加1/10 | B.减少1/10 | C.增加1/9 | D.减少1/9 |
在下列现象中,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质量增大,密度变大 |
B.正在使用的粉笔,它的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
C.向上抛出的篮球,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
D.一支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
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用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的体积、所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量 | B.只能测木块的体积 |
C.只能测木块所受的浮力 | D.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和密度 |
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有关信息。对下列图像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①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密度大小 |
B.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C.图③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电动机在对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
D.图④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用电器在对应电压下的电功率(注:横坐标为I) |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密度约为1g/cm3 |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400m |
C.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
D.黑板的长度约为4m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推理法和类比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是通过等效替代法得出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 B.用“水压”类比“电压” |
C.引人“合力”的概念 | D.保持电阻不变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推理法和类比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是通过等效替代法得出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 B.用“水压”类比“电压” |
C.引人“合力”的概念 | D.保持电阻不变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实心球,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那么可知( )
A.A球的密度是B球的4倍 | B.B球密度是A球的4倍 |
C.两球密度相同 | D.两球体积不知,无法判断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