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在车站广场上,常常看见人们将旅行包 B 平放在拉杆箱 A 上,如图甲所示。假设作用在箱子上的水平推力, F = 20 N A 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1)将旅行包 B 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运动过程中 B 的受力示意图;

(2)若 10 s 内箱子运动的距离为 8 m ,求力 F 做功的功率。

来源:202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绳子的抗断拉力是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绳子就会断裂。某实验小组用“加沙子法”测量一根细轻绳的抗断拉力,主要过程如下:将小桶悬挂于细绳下,缓慢在桶中添加沙子,直到绳子断裂。取下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小桶和沙子的重力。

(1)某次测量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桶和沙子的重力如图所示,细绳的抗断拉力为   N .本实验的原理中用到了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和  的知识。这种方法测量出的抗断拉力比绳子实际的抗断拉力  

(2)改变绳子的长度,其抗断拉力  改变;用绳子拉着重物加速上升,其抗断拉力  改变。(均选填“会”或“不会” )

来源: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绳子的抗断拉力是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绳子就会断裂。某实验小组用“加沙子法”测量一根细轻绳的抗断拉力,主要过程如下:将小桶悬挂于细绳下,缓慢在桶中添加沙子,直到绳子断裂。取下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小桶和沙子的重力。

(1)某次测量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桶和沙子的重力如图所示,细绳的抗断拉力为   N .本实验的原理中用到了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和  的知识。这种方法测量出的抗断拉力比绳子实际的抗断拉力  

(2)改变绳子的长度,其抗断拉力  改变;用绳子拉着重物加速上升,其抗断拉力  改变。(均选填“会”或“不会” )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绳子的抗断拉力是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绳子就会断裂。某实验小组用“加沙子法”测量一根细轻绳的抗断拉力,主要过程如下:将小桶悬挂于细绳下,缓慢在桶中添加沙子,直到绳子断裂。取下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小桶和沙子的重力。

(1)某次测量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桶和沙子的重力如图所示,细绳的抗断拉力为   N .本实验的原理中用到了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和  的知识。这种方法测量出的抗断拉力比绳子实际的抗断拉力  

(2)改变绳子的长度,其抗断拉力  改变;用绳子拉着重物加速上升,其抗断拉力  改变。(均选填“会”或“不会” )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如图所示,根据  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如果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

(1)选用轻薄塑料片作为图甲实验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2)将图甲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物体才处于静止状态。

(3)如图乙,若启动电动机继续进行研究: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时,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不相等时,再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继续这项研究的目的是  

来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雯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发现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经过和同学们分析讨论,他们认为是      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为了尽量减小这种情况对实验产生的影响,请你为实验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

(2)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  

(2)由图(a)和(d)可知:  

(3)由图(a)和(c)可知:  

来源: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A.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可能与被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器材和步骤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本实验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通过实验,小明收集得下表所示的实验信息

实验序号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1

一个木块

光滑木板

1.0

2

一个木块

粗糙木板


3

一个木块

桌面

1.8

4

一个木块加一个重物

桌面

4.7






表格中第2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

(3)要验证猜想B,应解析第    (选填实验序号)次和第4次实验;

(4)由上表可得出实验结论:接触面越    ,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来源: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   ,大小   ;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   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   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  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  N。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  N的支持力。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在运动会上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级组队时。同学们陷入了不同意见之中。请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帮体育委员解决问题。

探究真知: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  的知识得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说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贏得比赛。

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图2中  (选填“甲“、“乙”或“丙”)种鞋。

来源: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直线运动;根据   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创新"小组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次数

1

2

3

4

5

6

F / N

2.0

3.0

4.0

5.0

6.0

7.0

f / N

0.8

1.3

1.6

1.9

2.4

2.8

(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象。对比分析两组图象你的新发现是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正确/错误),理由是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 2

摩擦力f/N

1

整块

150

1.5

2

三分之二块

100

1.0

3

三分之一块

50

0.6

来源: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