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拉力F/N |
1 |
1.0 |
0.65 |
2 |
1.5 |
0.90 |
3 |
2.0 |
1.15 |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如图所示,要让背着重物的人省点力,你采用的方法是 ( )
A.人的腰应当直起来 |
B.人的步子迈得小些 |
C.人两只手往前移一移 |
D.将捧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一些 |
坐在跷跷板上的两个小孩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 )
A.两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
C.两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距离的乘积相等 |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力臂 |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
C.支点总是处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的某一位置 |
D.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杠杆的目的都是为了省力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胖把小李拉起 |
B.小李把小胖拉起 |
C.两个都拉不起 |
D.两个都拉起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让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⑴是为了便于 ;⑵如图甲的杠杆已悬挂了三个相同的钩码,请在图中合适位置悬挂若干个相同钩码(不能再是三个),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⑶小东采用的是在另一侧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如图乙所示,分别测出G、F1、l1、l2,他发现G×l2≠F1×l1,你认为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正确的做法是 。
如图所示,每个滑轮重2N,物体G1重100N,物体G2重10N。当G1不加外力时,G2恰好能匀速下降;若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箭头所示)时,恰好能让G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为 多少?( )
A.6N | B.12N | C.10N | D.8N |
将一根重为200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垂直于直铁棒的力微微抬起一端,所需要的力等于 ( )
A.400N | B.200N | C.100N | D.50N |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做下列调整后杠杆仍然能平衡的是 ( )
A.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中间移2格 |
B.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两边移1格 |
C.左边的钩码向左移2格,右边的钩码向右移1格 |
D.左边的钩码向中间移1格,右边的钩码向中间移2格 |
如图所示,一支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已知伸出桌面的部分是全尺长的1/5,当在B端挂一个6N的重物时,直尺A端则刚开始翘起,则此尺受到的重力是 N。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