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 、ρ乙 关系是( )
A.ρ甲<ρ乙 | B.ρ甲=ρ乙 | C.ρ甲>ρ乙 | D.无法确定 |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
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1/2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
A.1/3ρ | B.1/4ρ | C.1/5ρ | D.1/6ρ |
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
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2.8×103kg/m3 | B.2.3×103kg/m3 |
C.0.6×103kg/m3 | D.3.2×103kg/m3 |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
【改编】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B.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
C.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
D.水产生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 |
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外观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空心部分最小的是:( )。
(已知ρ铜>ρ铁>ρ铝 )
A.铜球 | B.铁球 | C.铝球 | D.一样大 |
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m—V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物质 |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能装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酒精
B.能装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水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
C.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4倍 |
D.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