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大气压强的存在
初中物理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试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内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
若细试管的重为G,外直径为d,水的密度为ρ0,大气压强为p0,请你通过推导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多少?
(2)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末小丽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回家后她想知道牛奶的密度是多大,于是她向老师借来天平进行实验:

(1)小丽把天平放在       上,并把游码
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处。
(2)她用称量为1000g的天平测盒和纯牛
奶的质量, 如图9所示,盒和牛奶
的总质量是      g
(3)牛奶盒标识牛奶净含量是250ml,小丽找来同一品牌的一个空且干净的盒子测得它的质量
是 6g,这样她测得该品牌的牛奶密度约为              g/cm3。   
(4)她把末端切尖的吸管轻易插人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5)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你认为是                原因使它的牛奶盒变瘪了。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往保温瓶中灌入大半瓶开水,塞上木塞,忽然听到“噗”的一声,木塞蹦了出来,同时看到一股“白汽”从瓶中冒出来;而保温瓶中的开水剩下不多时,若瓶塞又不漏气,过了一段时间后,瓶塞会很难拔出。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问题1:                                                
简答:                                                            
问题2:                                                
简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穷境:如图所示,斧头的刃不锋利,劈不开木头.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            ,减小了        的缘故;两个大小相近的瓷碗扣在一起,总是分不开,原因是两个瓷碗之间的缝隙里有少许水而          使其难以分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物理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是利用  起固定作用的。

(2)豆浆机电源线的插头有三个脚,如图甲所示,其中稍长些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部分与  相连接。

(3)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  

(4)当豆浆打好时,戴眼镜的王聪打开豆浆机,如图乙所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来源: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动上水电热水壶因其方便取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取水时,只要闭合取水开关,水泵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就能将水抽到壶内,如图甲。

(1)电热水壶的水泵原理与图乙相似。图乙中,当泵壳里的水被高速旋转的叶轮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水在  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当水离开出水口后,由于  ,会继续向上运动

(2)自动取水时,将1升水抽高0.5米灌入电热水壶中需要5秒,则电动机抽水时的功率至少为多少瓦?

(3)某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伏,加热功率为1100瓦,保温功率为55瓦,工作电路如图丙。制作电热水壶时,所选用电热丝 R 1 R 2 的阻值分别为多少欧姆?

来源: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 100 g ,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 12 . 5 c m 2 .(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 1 ) 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  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   Pa 时,塑料片会掉下。 ( g 10 N / kg )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 30 kPa 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 8 kPa 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

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

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来源: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

B.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家庭里常用吸盘挂钩挂物件,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作用

来源: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B.

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气体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升力

C.

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

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

来源: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 95 ° C 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  ;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  ;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  

来源: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来源: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四幅图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A.

B.

C.

D.

来源: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为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这是由于        的作用。该壶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理情景中,相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建筑工人推的独轮车是费力杠杆

B.

用力未搬起石块,这个力做了功

C.

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

雕刻刀的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存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