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初中物理

在如皋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00
5.0
0.6
4.2
1.2
3.0
5.0
 
 
300
3.0
0.6
2.5
1.2
1.8
 
60%
 
450
3.0
0.8
2.8
1.2
2.4
3.4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 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 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 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 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           _(写出一个)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使用     滑轮能够省力,使用      滑轮机械效率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7分】

实验
次数
动滑轮
重G/N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直接将钩码
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S/m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
W/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
0.53
1
0.1
0.1
0.7
0.3
0.21
47.6%
2
2
0.1
0.2
1.1
0.3
0.33
60.6%
3
4
0.1
0.4
2
0.3
0.6
66.6%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2分】
(2)根据数据发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
的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__(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
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
(填符号)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___(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工人所做的总功是250J.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为60%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
斜程度
小车重
G/N
小车上升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小车移动
距离S/m
有用功
W/J
总功W/J
机械
效率η
1
较缓
4.0
0.2
0.9
1.2
0.8
1. 08
74%
2
较陡
4.0
0.3
1.2
1.2
1.2
1.44
83%
3
最陡
4.0
0.4
1.5
1.2
 1.6
 
 

(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                           
(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
      ▲               ▲       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480N的重物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3m。则拉力的功率是   ▲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若提升的重物变为600N,则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不计绳重和摩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0 N
的建筑材料从地面运到高20 m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500 N,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做了________J的有用功,做了________额外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  使用     滑轮能够省力,使用     滑轮机械效率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8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匀速提升质量相等的物体。且物体质量大于滑轮质量,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种方式可知   更省力,   机械效率更高 (均填 “甲”或 “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聪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装重120 N的砂子从一楼运上三楼.小聪做的有用功为          J,小聪与小明所用机械的效率之比为         .(不计绳重及摩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动滑轮重
G/N
物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1.      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⑵将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补充完整。
⑶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⑷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火车车厢 B.铁轨
C.迎面开来的火车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