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高为h、长为l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重为G的木块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如果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下列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表达式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800J | B.拉力F的功率是80W |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 D.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
有A、B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重力分别为G A、G B,密度分别为ρA、ρB,且B物体边长是A物体边长的两倍。将A叠放于B正上方置于水平桌面上,A对B 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用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两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A和hB,2hA=5hB。已知两滑轮组动滑轮重分别为G甲和G乙,且G甲׃ G乙=1׃3。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功率分别为P1和P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η1 :η2 =" 1" : 1 B.ρA :ρB = 3: 8 C.P1:P 2 =" 5" :3 D.G A:G B ="1" :8
如图所示,用2.5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4N的物体G,物体升高lm所用的时间为4s,绳子自重、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则( )
A.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 B.所做的有用功为40J |
C.动滑轮的重力为2N |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
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 | 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 |
C.拉力做的总功为160J |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
如右图所示,甲、乙是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用它们分别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绳重及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较省功 | B.乙较省力 |
C.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 D.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A.80% | B.62.5% |
C.125% | D.20% |
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η组<η动<η定 | B.η定<η动<η组 |
C.η动<η定<η组 | D.η定<η组<η动 |
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
η=×100% |
B. |
η=×100% |
C. |
η=×100% |
D. |
η=×100% |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所做的额外功为360J,绳端所施加的拉力为360N |
B.如果动滑轮重力为150N,机械效率为80% |
C.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绳端所施加的拉力为300N |
D.无论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多大,完成的有用功总为1800J |
如图所示,定滑轮重1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3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 |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
C.拉力F的功率为2.7W |
D.拉力F的大小为4.5N |
有甲、乙两个机械,甲的机械效率为75%,乙的机械效率为60%,则( )
A.使用甲机械比较省力 | B.使用甲机械做功较快 |
C.使用甲机械做功较多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多 | 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 |
C.功率大的机械效率高 |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 |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 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
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