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 综合题
初中物理

如图甲所示,电阻 R 1 = 30 Ω ,滑动变阻器 R 2 的最大阻值为 60 Ω ,电源两端电压为 6 V

(1)电路连接中, S 应处于断开状态, R 2 的滑动触头 P 应滑至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或“任意位置”);

(2)计算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

(3)通过计算推导电阻 R 2 电功率与电流的正确函数关系式,并在图乙中画出电阻 R 电功率与电流变化的函数图象(自己按需求填写最小分度值,并标出特殊点的数值)。

来源: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小亮和小慧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电学量的变化往往能够用来反映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量的变化。在老师的点拨下,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共同设计了一种用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力学量——距离变化的装置。
如图所示是他们最初设计的装置原理图。图中R0是定值电阻,ab是沿竖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金属杆,其总电阻为9Ω,长60cm,粗细均匀,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M是上下均有挂环、可沿竖直导轨上下移动的小物块,M上连有一根左端有滑片P、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细杆,细杆、导线及P与ab均接触良好,P在ab的中点时,对应于肘既不上移也不下移的位置。
除金属杆ab、小物块M、金属细杆和导轨外,他们还准备了以下器材:

A.电源(提供4 V的稳定电压)
B.电流表A(量程0—0.6 A)
C.电压表V(量程0~3 V)
D.电压表V2(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Ω、3Ω、5Ω和6Ω的电阻各一个)
F.开关S一个,导线(足够长)若干
(1)认真研究该原理图后,小慧认为图中只需一个电表即可,于是她将电流表去掉,则电流表所在处应该_____________ (填“让其断路”或“用一根导线替代”)。
(2)小明和小亮认为:该装置应该尽量大地反映M移动的距离范围,同时还希望电压表上的每根刻度线都能够表示出肘移动的距离值。要达到此目的,电压表应该选_______ (填器材序号字母);定值电阻R0应该选阻值为_______Ω的。
(3)在他们改进并初步完善的设计方案中,P在ab的中点,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时,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所示为一种自动蓄水装置示意图: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木块相连,轻质滑片P的右端固定在弹簧最下端,左端位于粗细均匀的金属电阻R2的最下端A处且接触良好,闭合S,水泵工作,向空水箱里缓慢注水,当P上滑至B处(R2的中点)时,水面到达设定高度,水泵自动停止注水,在此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滑片P上滑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电阻箱R1接人电路中的阻值为20Ω,R2的总电阻为20Ω,长度为l;当线圈中电流I≥0.lA时,衔铁被吸下g= l0N/k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不考虑线圈的电阻和滑片P滑动时的摩擦。
(1)求电源电压U; (2)求木块所受的重力; (3)当P滑至B处时,求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4)若将R1调至l0Ω,则水箱内最高水位与原设定水位的高度差△h   0.5l(选填“>”、“<”或“=”),你判断的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甲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Ω,A.b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ab=25Ω,电源电压U=3V,电流表的量程为 O~0.6A, 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小明在电路中连入电阻R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2)小明将电流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当不拉拉环时, 拉力计表盘上的零刻度应标在电流表表盘的___________A刻度处。
(3)通过计算说明,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时,拉力应为多少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
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
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使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
(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   (电流/电压)的装置.
(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   
(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的电阻.
(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   (大/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 间的温度差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3)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4)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5)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进行电学实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电路中某个元件的“I-U”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求:

(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
(2)在乙坐标系中画出另一个元件的I-U图像。
(3)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4)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右端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变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将         (选填“增强”或“减弱”),在图中标出电磁铁的N、S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