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

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沉船的作业中,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0.4m3;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1m3.沉船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与F2之比为3:7.钢丝绳的重、轴的摩擦及水对沉船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g取10N/kg)求:

(1)沉船的重力;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重6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足够多的水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A.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物体所受浮力为10 N
C.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
D.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物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下沉入水中,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

A.液面下降
B.液面上升
C.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变
D.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河水中的物体A,在被打捞的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1,拉力F1的功率为P1;当被打捞的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2,拉力F2的功率为P2,且P1=P2。已知动滑轮重100N,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则被打捞的物体A的密度为     kg/m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不计外壁厚度且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50cm2.现将一边长为0.1m、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放在容器底部,当缓慢持续地向容器中注入400cm3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3)再次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当容器中水的深度达到12cm时停止注水,第二次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   

求:(1)物体B的体积;
(2)木块A的密度;
(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请分析出液面的变化情况;
(4)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如果直接将物体放入水中,它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 A 与阀门C通过杆B连接,浮筒 A的质量为 1kg,高为 0.22m,B 杆长为 0.2m,阀门 C的上表面积为 25 cm2  ,B和 C 的质量、厚度、体积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当 A 露出 0.02m 时,C恰好被A拉开,实现了自动冲水(g 取 10N/kg)。求:

(1)刚拉开阀门C时,C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此时浮筒A受到的浮力;
(3)浮筒A的密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ρ)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像.

(1)在水中,h=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    N.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物体的密度为    kg/m3
(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像.h=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    kg/m3.当h=12cm时,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    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选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m,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0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风速(m/s)
5
10
15
20
电压表示数(V)
0.6
2.4
5.4
9.6

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
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
(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和m的大小关系是m   m;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和V的大小关系是V   V;两次所受的浮力F和F的大小关系是F    F;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p的大小关系是p  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安全起见,妈妈为小明买了一块浮板辅助练习游泳.妈妈认为浮板能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轻,小明认为妈妈的说法不对,科学的说法是因为浮板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验证自己的说法,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找一根轻质均匀木棍、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和一块标有“净重115g”字样的新肥皂,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使木棍在      位置平衡,记下A、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OA=10cm,OB﹣40cm,则浮板的质量为      kg.
(2)把浮板压入装满水的桶中刚好浸没,用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收集溢出的水,用(1)所述方法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4.6kg,则浮板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用刻度尺测肥皂的长、宽、厚,算出肥皂的密度为1.33×l03kg/m3.浮板在水中漂浮而肥皂在水中下沉,说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小明用此浮板游泳时浮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妈妈说原来用密度比水小的材料制成的物体才能漂浮在水上,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蓝鳍金枪鱼-21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它是一种专业水下搜寻设备,在搜寻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航行器质量约为750kg,体积约为1m3,可潜入水下4500m深处,在配置声呐系统后能以较高的分辨率搜寻水下物体.(海水密度ρ海水=1.03×103kg/m3,g=10N/kg)求:
(1)航行器下潜至水下3000m深处时,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2)航行器停留在水下3000m深处作业时,若遇故障发动机关闭,试分析判断航行器的浮沉情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