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讲台的长度,甲记录的是60.50cm,乙记录的是60.505cm,则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甲 | B.乙 | C.都合理 | D.都不合理 |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
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
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 |
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4cm,2.15cm,2.13cm,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2.135cm | B.2.14cm | C.2.13cm | D.2.15cm |
某同学在测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25.36cm、25.37cm、25.35cm、25.22cm。
这位同学的记录中,有错的是( )
A.25.36cm | B.25.37cm | C.25.35cm | D.25.22cm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
小华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手掌宽度为2.5dm | B.他百米速度可达15 m/s |
C.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 | D.他的体重为100N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利用滴漏法来测时间,就是转化法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滴漏法测时间的水钟原理图,关于这个测量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将时间测量转换为水面高度变化的测量 |
B.中间蓄水池浮子水塞利用浮力保证恒定水位,以确保其流出的水滴速度均匀 |
C.时间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 |
D.如果没有重力,这个测量就无法进行 |
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为了多次测量减小误差( )
A.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
B.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 |
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
D.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电流 |
小华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
A.小于1kg | B.大于1kg | C.等于1kg | D.无法判断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 B.误差与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
C.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 |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 D.向右移动游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