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B.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
D.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走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小 |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D.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再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
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 B.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
C.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 D.井底之蛙-----光的色散 |
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日环食现象形成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 B.光的反射 |
C.光的色散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小东在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米,然后从网上下载“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应接近( )
A.4m/s | B.9m/s | C.12m/s | D.15m/s |
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
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
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匹马立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频率高 | B.音色差 | C.音调高 | D.响度大 |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18℃ | B.20℃ | C.22℃ | D.26℃ |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
C.云本来就不动 | D.云向西运动 |
下列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之间连线正确的是: ( )
A.霜的形成—凝固 | B.雾的形成—汽化 |
C.雾松的形成—升华 | D.露珠的形成—液化 |
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沸腾 |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 |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升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