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初中化学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2)图B所示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图C所示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来源: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  ,湿棉花的作用是  

(2)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  

②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  

(3)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  

来源: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至硬质玻璃管内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剩余气体冷却至室温,请回答: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①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来源:2019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至硬质玻璃管内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剩余气体冷却至室温,请回答: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①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来源:2019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至硬质玻璃管内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剩余气体冷却至室温,请回答: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①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来源:2019年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

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

C.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  (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  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  (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  (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  (答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  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来源: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来源: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