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初中化学

小倩同学了解到:外国人把中国称为"China",在英文中与瓷器是同一个单词。"青花瓷"又是在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钴(CoO)。

她查阅元素周期表发现钴[读音:gǔ]元素符号为Co,在周期表中与铁元素同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

【提出问题】

小倩同学产生疑问:为什么钴和铁都在第Ⅷ族呢?

【寻求帮助】

(1)[咨询老师]得知:因为铁与钴两种元素原子的结构具有相同点(见图2),使得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把这两种元素放在一起。

请你帮助小倩完成下列问题:

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   ;一个钴原子比一个铁原子多一个   (填序号)。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电子层

②铁原子与钴原子具有相同的   (填序号,下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有关,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③在化学反应中,金属钴和铁一样,也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 3O 4,化学方程式为   

(2)[查阅资料]钴元素有着广泛的用途:钴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生产、化工生产、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钴在电池制造中需求量增长很快,钴酸锂(已知:化学式为LiCoO 2,锂元素化合价为+1)常用作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深入探讨】

[产生问题]既然钴与铁的单质具有相似的性质,那么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设计并实验验证]

(1)根据所学知识,同学们已知下列反应可以进行,并进行实验:

FeO a.稀盐酸 FeCl 2 b.氢氧化钠溶液 Fe(OH) 2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氧化亚铁为黑色固体;实验a中,随着稀盐酸的加入,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呈现浅绿色;实验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在空气中,沉淀物颜色发生变化,最后变为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原因是溶液中的Fe(OH) 2遇空气中的氧气生成Fe(OH) 3]

(2)同学们欲探究钴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CoO ①盐酸 CoCl 2 ②氢氧化钠溶液 Co(OH) 2

请你依据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Ⅰ.实验①中,取少量灰黑色的氧化钴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被溶解,溶液呈红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氧化钴,滴入浓盐酸,固体被溶解,溶液呈绿色。说明反应后钴离子在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与加入酸的   有关。

Ⅱ.实验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青蓝色沉淀。将试管静置在空气中,沉淀物颜色发生变化,最终变为棕色,试推测沉淀物颜色变化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铁和钴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

来源: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生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1)发热包中的某成分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Ⅱ: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H2

小组同学认为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是: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为进一步探究其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2)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固体中含有  

(3)另取少量固体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2),反应停止后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溶液呈浅绿色。

①反应停止后,瓶底的黑色固体为  ,判断依据是  

②当观察到  现象,证明固体中含有CaCO3

③证明固体中含有铁粉的现象是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可供选择的试剂:CuCl2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

来源: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Ⅰ.基础实验:下列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5%双氧水制取和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3)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反应来生成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Ⅱ.探究实验:对氨气的相关性质探究。

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张同学依次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4)根据实验b﹣3推理,NH3进入水中  (填“是”或“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推理的证据是  

(5)根据以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下列物质中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无水硫酸铜

B.浓硫酸

C.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来源: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永州江永粽子远近闻名。制作粽子时常用到草木灰,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为探究碳酸钾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  性。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说明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

(3)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分析讨论]同学们对烧杯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结论。

[反思评价]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还有的溶质是  

来源: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小组同学讨论后作出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A.石灰水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

  试液,振荡

试液变红

石灰水未完全变质猜想A不成立

Ⅱ.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气体中有HCl猜想B成立

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和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  。(按顺序填装置接口对应的字母,全对才得分)

来源: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③若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在  (填“d”或“e”)端连接量筒。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制取时应将大理石放在  (填“b”或“c”)处。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知识后,他们做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并没有铜生成,而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1】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

【实验探究2】在上述反应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探究3】将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得到黑色固体。

【查阅资料】①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②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③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问题分析】①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前应该先  。②写出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交流】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少量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来源: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③若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在  (填“d”或“e”)端连接量筒。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制取时应将大理石放在  (填“b”或“c”)处。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知识后,他们做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并没有铜生成,而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1]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

[实验探究2]在上述反应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探究3]将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得到黑色固体。

[查阅资料]①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②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③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问题分析]①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前应该先  。②写出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交流]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少量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来源: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小明为了参加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试,在实验室练习了两个鉴别类的实验:“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的溶液”,请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只用无色酚酞试液也将三种物质鉴别出来了,实验过程如下。请完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A、B、C三只试管分别取三种待测液各5mL,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C是氢氧化钠溶液

将上面变色的溶液分成两份,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是蒸馏水,B是稀盐酸,请写出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又用吹气的方法鉴别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鉴别完毕,他将上述所有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没有的阴离子  (填离子符号)。混合过程中一定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为了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小明取无色溶液约2mL,加入镁条,若无明显现象,则没有该物质;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一定有该物质存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小明的实验,你能得出盐酸的化学性质有  (用字母填空)。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能与碳酸盐反应

D.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E.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来源: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们对FeCl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进行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

②Fe与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一】

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

①FeCl3溶液呈黄绿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加热饱和FeCl3溶液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固体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实验可知: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  (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

【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2Fe(OH)3 ¯   +3H2O。

【实验三】

同学们对玻璃棒上产生的黑色物质继续探究: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C、Fe、FeO、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测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中不含的物质是  

②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综合①②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  

来源: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 ②盐酸过量   

【实验设计】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

  

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

猜想③正确

(1)对方案Ⅰ的结论进行评价:  

(2)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

来源: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 2CO 3•3H 2O 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

【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 2CO 3和H 2O 2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溶液中含有H 2O 2。该操作中H 2O 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Na 2CO 3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                    

来源: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H2、CO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某拓展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Ⅰ】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

(1)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①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②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③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探究Ⅱ】对气体组成的探究。

(2)气体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H2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探究Ⅲ】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3)将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并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初步分析】(1)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2)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3)探究原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真正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4)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来源: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  (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交流]

(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  (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  (任写1条)。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CO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溶液呈碱性,能与NaOH反应,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BaC12溶液呈中性,与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NaHCO3不发生反应

小组成员经过分析讨论,一致认为溶质的成分为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成几种。

[猜想假设]

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  

猜想四:NaHCO3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

过滤

/

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没有明显现象

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适量酚酞溶液

  

[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猜想  成立。

[实验反思]

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借助反应过程中伴随的实验现象来判断:也可以借生成物的性质来判断。

来源:202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