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 B.猜想假设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KClO3 |
580℃ |
② |
KClO3、MnO2(质量比1:1) |
350℃ |
③ |
KClO3、CuO(质量比l:1) |
370℃ |
④ |
KClO3、Fe2O3(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___不变;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 验 装 置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量筒中的水:降温,吸收白烟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
A |
B |
C |
D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3)小组的同学共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
20 |
21 |
19 |
20 |
22 |
21 |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C.实验过程中装置内会出现大量气泡 |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甲 乙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白磷比红磷易燃,使用更安全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老师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做出结论 |
某同学做了如图1、2实验(装置气不漏气,白磷达40℃燃烧)。整个实验如下: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
(3)完成图1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4)用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的原因可能有 、 ;
(5)写出用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 。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下列不可能是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的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 B.铁丝生锈或可能有油漆 |
C.集气瓶底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 D.铁丝被绕成螺旋状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
B.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然后再开始收集气体 |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
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
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
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集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 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