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初中化学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B.

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

C.

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D.

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解袋内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2)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考虑CO 2和H 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 2O)

Ⅱ、Cu 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 2O+H 2SO 4═Cu SO 4+Cu+H 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 2O

假设三: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人员

红色固体(g)

剩余红色固体(g)

实验结论

7.2

3.2

  

4.08

2.48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来源: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该固体粉末中乙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还含有Ca(OH)2

小方认为: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来源: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骤

活动内容

收集证据

分析并得出结论

步骤一

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

锡纸未破损

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步骤二

用磁铁靠近锡纸

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

锡纸中金属不是  

步骤三

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当观察到  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馏水清洗。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是锡。

【交流评价】

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

 

【继续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锡纸中金属是铝。

来源: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将气体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

(2)沉淀F的化学式为  

(3)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5)在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种.

(6)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

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                     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

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

小明通过如图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Fe3O4+4H23Fe+4H2O。

当观察到                    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2+,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

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

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探究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既可能有一氧化碳,又可能有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装置A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          

A.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

B.浓硫酸

C.水

(4)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                        

来源: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

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来源:202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OH、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能区别K2CO3溶液和NaCl溶液的试剂是 (填标号)。

A.NaOH溶液

B.盐酸

C.酚酞溶液

D.NaNO3溶液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孔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

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