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 填空题
初中化学

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固体,老师说可能含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X,得到无色溶液A.气体X的化学式为  

(2)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镁溶液,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B.根据操作(1)和(2)的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若向滤液B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另取少量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C,向滤液C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的溶质肯定含有  

通过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确定了该固体的组成。

来源: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初中化学关于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①化合法:适用于由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如通过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来研究水的组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分解法:如通过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如图装置中与直流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运用上述两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③燃烧法:很多化合物燃烧有多种生成物,需通过定量研究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   ____  (写出一种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资源是人类最大的财富,请完善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如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   (填一条);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③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乱采矿,如对稀土的开采。

来源: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漏选不给分)                     

A        B        C        D
(3)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
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 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 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 2微溶于水,CaCl 2溶液显中性,NH 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 2、NH 4Cl和CaCl 2

猜想II:Ca(OH) 2和CaCl 2

猜想III:NH 4Cl和CaCl 2

猜想IV:只有CaCl 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I  (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 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来源: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亮亮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2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来源: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3)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前装置C中的药品为  溶液。

(3)反应后E中红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如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如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铁粉、碳粉、碳酸钠、氧化铜、氯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图实验:

【实验一】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没有气泡冒出,固体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原废弃物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

步骤一:

步骤二:

取混合物D中的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混合物D中有白色沉淀,则原废弃物中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混合物D中加过量稀硝酸的现象是   ,加入稀硝酸后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5)混合物F中有白色沉淀,其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反思与交流】

(6)小鹏对实验二进行了反思,发现混合物D的上层清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的可能组合一共有   种,所以原废弃物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是否存在。为了确认其是否存在,且不影响其他物质的检验,需要对步骤一中某一种试剂的使用做出如下修改:   

来源: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色。

来源: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不与碱石灰反应。

Ⅰ、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    (填离子符号)。

(2)根据实验现象,碳铵与浓NaOH溶液加热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气体。

Ⅱ.测定碳铵中C元素和N元素质量比。在此过程中,用到如图1所示装置,请回答:

(3)给碳铵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气球来收集尾气,还可以选用如图2所示的  (填序号)装置来处理尾气。

来源:2019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   (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  

来源: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李同学和王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小李同学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口处移开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王老师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向袋内吹气,收集一定体积的 呼出的气体,利用仪器侧定气体成分(见表).
表1: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比较

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________
小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人盛有人呼出气休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①由表1可知,室内气体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______(填化学式)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等。
②人体内的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有机物C6H10O5)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