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初中化学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 H2O最多能溶解36.0g 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来源: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水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用蒸馏的操作净化水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C.根据如图可知,降温可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该温度下,100g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KCl的质量为34g

来源: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至t2℃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g

来源: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来源: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成硝酸钾的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硝酸钾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S1,60℃时的溶解度为S2,则S1>S2

D.采用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等方法,可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来源: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2)t2℃时,将M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3)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0℃,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液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m<n     C.溶剂质量:m<n

D.溶质质量:m=n    E.溶质的质量分数:m=n

来源:201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再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欲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  温度(填“升高”或者“降低”)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它们均升温至t2℃,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来源: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a的溶解度  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来源: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t1℃时,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t3℃时将9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g。

(4)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C.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来源: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4)t1℃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来源: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1℃时,将10gA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t2℃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  

(4)t3℃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来源: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2)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t℃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4)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  

来源: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A、B、C”和“>、<、=”表示)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将100g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由t3℃降温至t1℃,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4)t3℃时,A、B、C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A、B、C三种溶质的质量相等,将混合溶液在该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来源: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来源: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