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不加催化剂
C.通电使水分解
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和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如图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B.2个C.3个D.4个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
(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8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已知KNO3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g,求此温度下将15.8g KNO3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加水 克,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Ca(OH)2 |
0.173 |
0.165 |
0.121 |
0.116 |
0.094 |
(1)随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 ;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A、B、C”和“>、<、=”表示)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将100g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由t3℃降温至t1℃,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4)t3℃时,A、B、C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A、B、C三种溶质的质量相等,将混合溶液在该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根据表中NaCl和KNO3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
(1)3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2)NaCl与KNO3相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NaCl或50gKNO3,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4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加入的物质是 .
如图是MgCl 2、KCl和MgSO 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点表示t 2℃时KCl和MgSO 4的溶解度相等 |
B. |
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 2 |
C. |
将t 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 4 |
D. |
t 2℃时,将40g MgCl 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T1℃时,将等质量的KNO3、KCl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T1℃,现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若将甲、乙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室温下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选择( )
A.加水B.降温
C.取出部分溶液D.恒温下加溶质
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