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图像 |
|
|
|
|
实验设计 |
电解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
分别向相同的CuSO 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
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 |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盐酸 |
B. |
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C. |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D. |
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 |
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3.63克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70克溶液。向该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克时,溶液的pH 7(填“>”、“<”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当pH=7时,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燃烧法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垃圾通过集中无害化发电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
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
证明没有NaOH |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证明含有HCl |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
有 产生 |
证明有NaCl生成 |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
猜想三成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