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颖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颖同学通过图一所示的实验,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称量:可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纸上进行称量 |
B.溶解: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溶解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C.应急: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上的NaOH溶液,再涂上3%~5%稀盐酸溶液 |
D.保存: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02,应密封保存 |
(3)溶液的pH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
(4)根据匿示信息,当溶液恰好为中性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不计滴加的酚酞试液质量,计算精确到0.0lg)
(7分)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2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实验装置,可能看到实验现象分别是 、 ,产生该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你能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 。
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仪器的名称:f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 (填“A”、“B”或“C”)部位。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口 (填“g”或“h”)端通入。
(3)实验室常用装置③代替装置②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过氧化氢溶液与硫酸铜固体
③锌粒与稀硫酸
(4)查阅资料:酸碱中和反应存在着放热现象。下图是探究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装置。
①调节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下盐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②与不装橡胶管相比,该装置更具说服力,理由是 。
将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红色固体会变成黑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将黑色固体变回红色,可以通过某个置换反应实现,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将上述黑色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变成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经配平,X属于常见的化合物):
,则X的化学式为 ;
(3)NH3·H2O是氨水的主要成分,溶液显 性,加入氨水时,溶液的PH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当PH≈4时,会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滤渣2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通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其操作方法是 。
(5)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木炭和硫酸镁在高温下除得到氧化镁外,还得两种气体,一种会造成酸雨,另一种大量排放则会引起温室效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 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
B. | 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
C. |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
D. | 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6~图9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填一项)等优点。
(7分)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
②曲线上M点表示 。
③向烧杯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上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
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 (填烧杯编号)。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混合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丁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肯定不可行的物质是 。
A.BaCl2 | B.pH试纸 | C.紫色石蕊溶液 | D.无色酚酞溶液 |
一些食物近似的pH如下表。
食物 |
A.苹果 |
B.葡萄 |
C.牛奶 |
D.玉米粥 |
pH |
2.9~3.3 |
3.5~4.5 |
6.3~6.6 |
6.8~8.0 |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 (填字母编号)。
(2)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之一是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Al(OH)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与胃酸作用的原理: 。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的汁液 |
pH<7 |
pH=7 |
pH>7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紫甘蓝 |
红色 |
紫色 |
绿色 |
(1)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是 。
(2)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①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和的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
,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取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求是
。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放在________内,所需的硫酸铜溶液在配制前应先将硫酸铜晶体研碎,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烧杯内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乙、丙中均使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属于 (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3)下列实验中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序号).
A.稀释浓硫酸 | B.硫在氧气中燃烧 |
C.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4)实验丁中将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
(5)丁实验结束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 ②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