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选择题
初中化学

(西城2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 B.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C.“◎”可能是催化剂 D.4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2SO4 Ba(OH)2 KCl B.Ca(NO3)2 NaCl KNO3
C.MgSO4 NaNO3 CuSO4 D.Na2CO3 KNO3 NH4C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稀盐酸,分别与:①MgO②Mg(OH)2③MgCO3恰好完全反应得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A.NH4NO3、KOH、NaCl、Fe2(SO4)3 B.K2CO3、Ba(NO3)2、HCl、Na2SO4
C.CuSO4、H2SO4、NaOH、HNO3 D.Na2SO4、MgCl2、KNO3、NaO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B.CO2(CO)   点燃
C.NaCl(CuSO4) 溶解,加适量Ba(OH)2溶液,过滤、蒸发
D.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A.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A.NH4NO3、KOH、NaCl、Fe2(SO4)3 B.K2CO3、Ba(NO3)2、HCl、Na2SO4
C.CuSO4、H2SO4、NaOH、HNO3 D.Na2SO4、MgCl2、KNO3、NaO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B.CO2(CO)   点燃
C.NaCl(CuSO4) 溶解,加适量Ba(OH)2溶液,过滤、蒸发
D.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HCO3、OH、SO42 B.K+、OH、Cu2+、NO3
C.Ca2+、Cl、CO32、Na+ D.Cl、NH4+、SO42、N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木炭和氧气质量比的取值范围影响燃烧产物的种类,见下面数轴一目了然:
生成CO2                生成CO2和CO             生成CO                            
 
0                                                       
现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6g炭粉和充有10g氧气,用电火花引燃,使两者进行充分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是

A.CO B.CO2 C.CO和CO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混合物中含有Cu、CuO、Cu2O中的两种或三种,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关于这包物质的组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中肯定含有CuO B.可能是Cu、CuO、Cu2O的混合物
C.可能是Cu、Cu2O的混合物 D.可能不含有单质Cu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天然最硬的物质——镶玻璃刀头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士壤
B.生活常识
防菜刀生锈——用湿布包起来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C.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水质污染——禁止生产含磷洗衣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