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
鉴别物质 |
方法 |
A. |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
B. |
镁和锌 |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C. |
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 |
活性炭和氧化铜 |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
B.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C.用燃着的小木条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
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硫酸钡粉末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O2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 |
Ca(OH)2溶液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NaCl |
Na2CO3 |
先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再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得滴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有如图所示关系,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6.3% | B.7.3% | C.10% | D.17%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 |
A |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区别铁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
用磁铁吸引 |
C |
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 |
溶于水,过滤、洗涤,蒸发结晶 |
D |
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
稀盐酸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 B.CuSO4、KOH、NaCl、NaOH |
C.Na2CO3、Na2SO4、BaCl2、HNO3 | D.NaNO3、MgCl2、HCl、NaOH |
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u(CuO) |
氧气 |
通入氧气并加热 |
B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C |
CaCl2溶液(盐酸) |
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溶液(K2CO3) |
氯化钙溶液 |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H2SO4、BaCl2、NaNO3
C.Na2SO4、Ba(OH)2、KNO3、NaCl D.K2SO4、Na2CO3、HCl、HNO3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溶液 |
B.用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
D.用酚酞试液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为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
B.E可能是碳 |
C.C转化为B一定是化合反应 |
D.F由两种元素组成 |
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200g18.25%盐酸的小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A.18gMg、18gCu | B.20gCaO、20gCaCO3 |
C.10gAgNO3溶液、5gCu(OH)2 | D.4gMg(OH)2、8.4gMgCO3 |
5.6g铁样品,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0.2g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一定是纯净物 |
B.该样品一定含有镁、铝两种杂质 |
C.该样品一定是混合物 |
D.该样品可能含有锌和镁两种杂质 |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②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③①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