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信息分析
初中化学

、酸雨,人称“空中死神”,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我国长江以南也存在连片的酸雨区域。尤其近期降雨普遍呈酸性。

(1)简述你对上图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情况你的一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化肥尿素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标签上提供的信息推测尿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2)尿素加热到160℃时能分解生成氨气(NH3)和氰酸(其化学式为:HC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物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7000多倍的高速运动的带正电荷α粒子作炮弹轰击金箔时的现象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则说明原子               
(2)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则说明原子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目的是补充鱼塘中的氧气,向加入过氧化钙后所得到的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过氧化钙的性质有                                       
⑵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共有        种,分别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

时间
模型类型
科学家
内 容
1803年
道尔顿模型
道尔顿(英国)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1897年
汤姆生模型
汤姆生(英国)
发现电子,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
1911年
卢瑟福模型
卢瑟福(英国)
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
1913年
分层模型
玻尔(丹麦)
电子在固定轨道上分层运动(绕着原子核)
现代
电子云模型
 
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次数多,有的区域次数少


①                  ②                 ③                     ④  
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          (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           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卖氮肥的商店或厕所里,人们回常闻到一股呛鼻的气味,这是氮肥或人尿分解出来的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氨气无色,极易溶于水,氨气不能燃烧,但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因此它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重要原料,原理是再加热和催化剂(铂铑合金网)下可与O2反应生成低价氮的氧化物和水,氨气还能与许多酸反应,生成铵盐(常用做化肥),因此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上有广泛应用。
氨气的质有                                                           
工业制硝酸的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2)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Ⅰ)金属A是             ;金属B是              
(Ⅱ)操作a的名称是            
(Ⅲ)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Ⅳ)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AlCl3、FeCl3等杂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
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请用化学式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X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它的可能组成有哪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桂林30】 (6分) 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①Fe + A → C + E;  ②Fe + B → D + E 。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 B         ,C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 不正确”)          ,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本溪20).(3分)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 ZnCI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                            
(2)B中含有的物质是                            
(3)操作③名称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湛江22).(8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NaCl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   
(1)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芜湖1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A物质的俗称: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信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