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境内郯江河畔的“中国死海”,是北纬30度上又一神奇的景观.
(1)“中国死海”中天然盐卤水的溶质以氯化钠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人体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C.碘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I﹣
D.一个碘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2)“中国死海”的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等水文化旅游元素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也容易对郪江造成污染.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
(3)小西同学从郪江中取少量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为除去这些不溶性杂质,她应该采取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
(4)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提取溴,其中一种方案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2NaBr+Cl2=2NaCl+Br2,已知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由此可判断Cl2、Br2的活动性顺序是:Cl2 Br2(填“>”、“<”或“=”).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装置,以 溶液为原料制备 ,可灵活控制气体的产生与停止。
(1)甲装置用 作催化剂,先用黏合剂将 粉末制成团状。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团状 应放在 (填“试管底部”或“多孔隔板上”)。
③打开活塞K,经仪器a向试管中缓慢加入 溶液至浸没团状 ,立即产生 ,收集完后, (填操作),反应随后停止。
(2)乙装置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 溶液中,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 。
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②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取100g 溶液加入乙装置的烧瓶中,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2.56g 。计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于是该同学对不变浑浊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O2既不与AgNO3溶液反应,也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
②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探究】
活动一:为了验证猜想①,该同学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动二: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HCl气体。
【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的原因是 ;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又是因为 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可以满足要求的是 。
实验室现有 ,块状大理石,稀盐酸,棉花
(1)亮亮根据现有药品制取氧气,方程式为______。制取一瓶较干燥的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标号)
(2)根据现有药品选用______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取少量制备 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滴______(选填“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溶液显酸性。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1)青蒿素含有 种元素,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t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②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 方法提纯A物质。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显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有关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
海洋酸化是指表层海水呈酸性 |
B. |
海洋酸化会导致气候变暖加剧 |
C. |
海洋酸化不会影响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 |
D. |
海洋酸化会改变海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
(3)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 ,“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有O2和 (填化学式)等气体。
(4)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5)“甲烷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其中X是 (填化学式)。
(6)若用P2G技术处理550kg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甲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 。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 ,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 ,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 。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______(填标号)。
A. |
金 |
B. |
铜 |
C. |
汞 |
D. |
钨 |
(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a。
①原料锡砂中的 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
(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 ,高温易分解生成 。
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已知锌的沸点为 。泥罐下部温度可达 ,上部约为 ,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______(填标号)。
A. |
结晶 |
B. |
蒸发 |
C. |
蒸馏 |
D. |
升华 |
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4)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 混合液中加入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 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 能与 反应生成 , 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 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 和
浓H2SO4的作用:______。
甲中现象:______。 乙中无水 变蓝 丙中变浑浊 |
猜想______正确 |
(3)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 或者 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零率以及 值如图所示,分析______ 时以及______(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工业上用 溶液蚀刻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反应为 ,蚀刻废液又可再处理,实现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其流程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蚀刻废液”的全部溶质有 和少量 。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参照上述流程,画出由“金属残渣X”分离回收 和 溶液的简单流程图。
(3)上述流程中,能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的物质有 。
(4)蚀刻掉128g铜,消耗 的质量为 g,理论上至少需要20% 溶液的质量为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氢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
(1)煤制氢的原理可表示为 。
① 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
②煤制氢的不足是 (写出一点)。
(2)甲烷制氢包括重整、转化和分离等过程。甲烷制氢过程中产生的 和 的混合气分离得到 的过程如下:
①海水作为吸收剂时,下列措施有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海水的温度
b.加快混合气的流速
c.增大气体的压强
②利用 溶液吸收 ,将其转化为 , 在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 。比较 和 分解反应的不同,可推知 的稳定性 (填“>”或“<”) 的稳定性。
③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并分离出氢气。补充完整氢氧化钠循环使用的方案。
步骤1: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 。
步骤3:过滤,得滤渣和氢氧化钠溶液。
(3)某种利用太阳能制氢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反应I的基本类型为 。
②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国2030~2050年各种能源使用预期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2所涉及的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②2030~2050年,预期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
碱式碳酸锌[Zn x(OH) y(CO 3) 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 y(CO 3) z ZnO+CO 2↑+H 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选填"200"、"300"或"4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 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 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反应完全。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则x:y:z的最简整数比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