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某校学生发现自家贮存大豆的粮仓被鼠虫破坏,种子还能萌发吗?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被鼠虫破坏的大豆种子50粒为甲组,选取子粒饱满的大豆种子100粒平均分为乙、丙两组,然后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_____组对照实验。

(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3)甲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种子休眠除外)。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丙组实验的种子进行后续观察,记录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了X、Y两条曲线,如图乙所示(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4)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_____段(用字母表示),此时消耗的有机物来自_____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_____] _____强于[_____] _____。

(5)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豆粮间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产量,是因为大豆根部的_____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来源: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四个规格相同的瓶子,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②取40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分为四组,每组10粒,分别放进四个瓶子中;

③用食醋和清水配制pH为4的模拟酸雨;

④把四组种子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具体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⑤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几天后,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

种子数量

操作方法

萌发的种子数

A

10

定期喷洒适量清水

10

B

10

定期喷洒适量模拟酸雨

3

C

10

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0

D

10

加入过量清水并淹没种子

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和C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______。

(2)D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

(3)该实验的每个装置中都放有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

(4)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应从图中选择_____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由该组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和a表示)。如下表是对几个家庭进行调查的结果;如图是某家庭一成员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父母的性状

子女的性状

甲家庭

无耳垂、无耳垂

无耳垂

乙家庭

有耳垂、有耳垂

有耳垂、无耳垂

丙家庭

有耳垂、无耳垂

有耳垂、无耳垂

(1)乙家庭父母亲都有耳垂,子女出现无耳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2)丙家庭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______,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图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4)图中该家庭成员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表示为______。

来源:2022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______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对水稻基因的功能开展了相关研究。

(1)水稻叶片通过______作用制造的糖类,由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部位。

(2)运输过程受阻,糖类会以淀粉的形式在叶绿体中异常积累,导致水稻减产。科研人员对淀粉积累异常植株与正常植株叶片中的叶绿体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1。据图可知,淀粉积累异常植株的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______正常植株。

(3)淀粉积累正常与异常是一对______。将淀粉积累正常与异常植株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______是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位于水稻的1号______上,后者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此研究有利于揭示糖类运输机制,可为水稻育种提供依据。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

灯泡功率(W)
5
10
15
2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7
15
34
48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与装置的            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王蒙同学用黄豆种子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处理方法
种子萌发情况
1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未萌发
4
1粒种子,给过量水,至于温暖处
 

(1)王蒙的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3)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4)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          
(5)请指出在王蒙的实验方案中,所存在的一处主要缺陷,并说明理由.
主要缺陷是
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编号
浆糊
清水
唾液
震荡
37℃温水
碘液
现象
1号
2mL
2mL
0
摇匀
10min
2滴

2号
2mL
0
2mL
摇匀
10min
2滴

(1)实验现象:1号试管         ;2号试管         
(2)在实验中,具有对照作用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淀粉在人体中最终被消化分解成             ,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主材料为落叶,请你对小明作一些指导,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每空2分,共12分)
(1)实验前,必须先将       树(选“相同”或“不同”)的落叶          (选“均等”或“不均等”)分成甲乙两组。然后将甲、乙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目的是              (选填“使树叶保持新鲜”或“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些日子后,甲组树叶无腐烂现象,乙组树叶有腐烂现象,可明               
(3)实验过程中是否可以不对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           。(选“可以”或“不可以”)。
(4)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你应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东发现农民在移栽植物时常剪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呢?他猜想,叶可能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对小东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将A、B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后,请你预期,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这说明: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3)若往B装置的锥形瓶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发现茎的
部被染红了,这是因为该结构中有运输水分的             (填“导管”或“筛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装置甲和丙在光下,乙和丁在黑暗中。请分析回答:

(1)若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小时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戊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该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           
(5)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单一变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科学实验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最难做好的事情。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变量的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2)设计实验装置使铁盘内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时,铁盘中轴线的两侧应该( )
A.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什么都不盖
B.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C.一侧什么都不盖,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D.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也盖上纸板
(3)实施实验时,如果铺在铁盘里的沙土上有小石块,鼠妇可以钻到明亮部分的小石块下面避光。下列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明亮的一组
B.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阴暗的一组
C.把石块下的鼠妇弄出来继续实验
D.把沙土里的小石块筛出来重新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应该主要排除哪些干扰,以确保“单一变量”下的实验观测?请说出其中的一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A中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以上步骤中,B是将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是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      过程.

A.结合 B.接种 C.培养 D.种植

(3)完成步骤C培养,需要在适宜的      下进行.
(4)同学们看到的菌落较大,若它的特点是褐色,绒毛状,由此他们断定这是一个      形成的菌落.
(5)某同学认为这一实验中,还应再设计一套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密封.你觉的他说得有道理吗?       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方法如下:
①如甲图所示,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
②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③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④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⑤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⑥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漂冼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2)步骤④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消耗.
(3)步骤⑤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     
(4)步骤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      则是绿叶制造淀粉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
(5)光照数小时后,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6)若将一片牵牛花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上表面多,此现象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洗手看似简单,熟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装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以下的两组探究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1)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     
(2)改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变量是     
(3)在无菌培养基上按手印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的      过程.
(4)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到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一般条件是      等.(任写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