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

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 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获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1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