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对不离的国际经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

A.

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

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

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Ⅰ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这个国家)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其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这一国家)尽管以人均GDP衡量仍然贫穷,但现在看起来也属于在世界上占第二位的成功区域,因为它走出一条适合于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东亚发展的大爆炸看来是本土技术和经验与北大西洋技术和经验融合的结果,而不是源于简单的抵制。
——(美)彭幕兰著《大分流——欧洲、日本、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评材料中关于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为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其寓意是

A.科技发展推动全球化
B.全球化有一定风险性
C.全球化造成贫富分化
D.因势利导参与全球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事年表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48年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70年
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81年
艾滋病被发现
1982年
美国主张男女平权的宪法修正案没有获得国会批准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开始建立
1993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定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0年
世界人口达到60亿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热点地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从20世纪50年代的6国到2007年的27国,从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印度的黄麻、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等都利用于欧美的工业。
材料四: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
材料五: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世界近现代史》
(2)依据材料三、四、五,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动力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二战”后初期,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成立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2)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 摘编自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1944年,美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激烈之际,邀请44国代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以期奠定世界货币新秩序的基础。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了两个新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
何特殊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3)全球化过程给世界各国带来全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做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的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欧洲联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20世纪中后期对世界影响深远的重大经济事件。据此可知20世纪中后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
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有(   )

①经济全球化由西欧国家为中心转变为以美国为主导
②经济全球化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③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④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