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初中化学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还含有Fe2O3、Al2O3、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Cu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过程①中,操作a是溶解和      ,还有一种气体产物是              ,滤液X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2)过程①中硫酸略过量,则过程②调pH除杂的最佳试剂是      (选填“CuO”或“Na2CO3”)。

(3)下列关于制取铜的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案一”得到的铜产品更纯

B.“方案一”不存在消耗能量的问题

C.“方案二”需考虑废气污染的问题

D.“方案二”得到纯铜的产率更高

(4)过程③发生的反应:2CuSO4+2H2O2Cu+O2↑+      (补充完方程式),当收集到800t氧气时,产生Cu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验证“Fe+Ag2SO4═FeSO4+2Ag”反应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银粉为黑色,22℃时Ag2SO4的溶解度为0.8g。

①22℃时,向盛有硫酸银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静置,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并逐渐加深。

②静置3小时后观察,烧杯底部仍有黑色粉末,溶液黄色几乎消失。

③用pH试纸检测Ag2SO4、FeSO4溶液,测得pH均小于7。

回答下列问题:

(1)22℃时,硫酸银饱和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2)取步骤①上层的黄色溶液少许滴加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3)某同学由步骤②中“仍有黑色粉末”得出Fe比Ag活泼的结论。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思维不严密,因为黑色粉末不一定含Ag,还可能是    ,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该实验方案是:取黑色粉末少许,                             。(补充完实验方案)

(4)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离子。小组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物,可产生Fe3+

b.空气中的O2能与Fe2+反应,可产生Fe3+

c.溶液中存在    离子能与Fe2+反应,可产生Fe3+

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a、b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方案是:向同样的铁粉中加入FeSO4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到                  时即可证明。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铜、银、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用铜丝、AgNO3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

B

鉴别H2SO4、Ba(OH)2、CuCl2三种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

C

除去CO2中的CO杂质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称取5g NaCl加入45mL水中完全溶解(ρ=1g/cm3

A.AB.BC.CD.D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C

鉴别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A.AB.BC.CD.D

来源: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工生产中通过除杂得到较纯净的产品。以下除杂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设计

A

N2

O2

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充分反应

B

CaO

CaCl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硝酸

H2SO4

加入适量Ba(NO32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

MgCl2

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来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产物有水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来源: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B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pH试纸测定

C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直接加入NaOH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加入过量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中的H 2

通过灼热CuO

B

鉴别MnO 2粉末和木炭粉

分别加水搅拌

C

除去KNO 3溶液中的KCl

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后过滤

D

鉴别化肥NH 4Cl和KNO 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

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

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

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图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18O和16O互为      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

(2)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3)该实验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4)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      (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灼烧后闻气味

B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 2O 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NH 4Cl和(NH 42SO 4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 2CO 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

探究NH 4NO 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B.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C.

验证木炭的还原性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