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寂静除夕夜
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时不时对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才明白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盆砸碗。
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春节临近了,按乡村的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要烧香磕头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来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
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大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他们四人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
然而,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我深深懂得了 。
(1)“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雪上加霜”在文中指:
(2)课题“寂静除夕夜”中“寂静”可以换成“平静、安静”吗?“寂静”中蕴含着什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用上“突如其来”、“乞求” 、“摒弃”这几个词。
(4)认真读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20年过去了,那个寂静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的根本原因是:( )
A.姥姥与我们几个孩子相依为命,让我难忘。
B.那个除夕夜,妈妈没有大哭大闹很安静。
C.危难之时,乡亲们富有同情的爱心感动着我。
D.那个除夕夜摒弃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没放鞭炮。
②题目是“寂静的除夕夜”,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为什么?( )
A.反映我们一家所受的苦难。
B.突出孩子们的懂事、能干。
C.为下文“寂静的除夕夜”铺垫,埋下伏笔。
(5)联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