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在西南地区反清并自立为皇帝,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A.反清是搞分裂应否定 | B.反清是迫于无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
C.反清是有所觉悟应基本肯定 | D.反清是坚持民族立场应该肯定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
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进入另一次转型期,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关这个转变,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①随着工商业的进展及交通运输的发达,旧都市获得新生,上海的发展即为着例
②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鼓励设置农业学校,各地成立农会,粮食的生产大量增加
③受到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的思想趋向反传统,目的是在创造新文化
④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风俗的改良,受益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甚大
⑤西方科技的传入提高了经济生产力,城市与乡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原因是
A.洋务企业产生的利润的刺激 | B.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
C.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 | D.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①土地革命 ②减租减息 ③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人民公社化 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⑥取消农业税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③⑤⑥ |
“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列一组“火花”是民国初期一些民族工业的商标。它们在商品宣传方面的共同点是( )
A.突出漫画的作用 | B.商品宣传与爱国主义结合 |
C.商品宣传与反封建斗争结合 | D.只注重商品品质的宣传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是( )
A.《李鸿章全传》 | B.李鸿章的部分奏折和书信 |
C.《李鸿章生平研究》 | D.“文革”中出版的《李鸿章反动言论》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2008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最早开始于( )
A.鸦片战争以后 | B.《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
C.《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 D.中国加入WTO以后 |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C.官办企业 | D.中外合办企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在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茅盾先生的短篇小说《春蚕》(写于1932年)中写道:“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 )
A.1853—1863年 | B.1895—1905年 |
C.1912—1922年 | D.1922—1932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