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高中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材料二 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经营方式
C.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 D.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有人在谈到某一企业时说“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注: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开平煤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A.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C.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
D.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从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求富自强 B.中体西用
C.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

A.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己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D.经营管理不善,入不敷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
B.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
C.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
D.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京师同文馆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建设近代海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身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为中国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备的近代海关业务管理制度,在海关人事行政管理制度上也有创制。
他推行考试录用,不仅保证海关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能的关员,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提高,而用且使海关在相当程度上减了当时中国一般政府机关通行的,仅凭当局显要之推荐、或由亲戚故旧之援引即可安插位置的官场风气。
直到20世纪40处代,南京国民政府之下的文官制度,仅按官阶分为若干等级,并无所谓“职位分类”。而海关人员的编制,既有纵的等级之分,又有横的职类之别。赫德早年把海关职员分为税务、海务两大部门,前者又分内班、外班两系,每一部门、系别内部又划分许多不同的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别分类更细、等级划分不断增繁。
以评判项目的形式为关员树立了良起性行为模式和考核标准,实行考绩报告制度,关员升迁奖惩有据有序有期,职位有保障。年终考绩报告有其缺点和弊端,但我们也得承认,从人事管理的角度讲,它有符合科学性的一面。它评价指标具体,落笔有着,比起封建王朝通行的用人少有标准、提拔仅仅依据人际关系的陈规陋习,是历史性进步。
从赫德执政时起,海关关员的高薪待遇多达9项。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
——摘编自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并简评赫德的海关人事行政管理措施。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赫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历史学家认为,在近代中国“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一认识主要基于当时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B.迈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C.维新思想逐步从思潮走向政治实践
D.实业救国思潮成为时代潮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

A.师夷制夷 B.洋务运动
C.维新改良 D.清末新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