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高中地理

清末后,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 (     )

A.气候异常恶劣 B.矿产资源枯竭 C.大运河淤塞难以通航 D.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  )

A.缺少铁路线的广大内陆地区
B.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南丘陵地区
C.人口稠密、耕作业发达的东部季风区
D.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西藏墨脱县,是我国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正在建设中的墨脱公路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据此回答5—6题。
墨脱公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终年多雨 B.植被茂密 C.地质条件复杂 D.公路设计等级高

墨脱公路建成后有利于(    )   

A.发挥该县的交通优势 B.加强对外物资和文化的交流
C.改善生态环境 D.将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网点的兴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广高铁已于2010年春节前建成通车。结合“武广高铁路线示意图”(图13),完成。

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社会经济 D.水文

武广高铁的开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A.促进了我国南、北方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
B.造成了沿线地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C.加强了珠江三角洲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的联系
D.减缓了沿线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武广高铁的通车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方向

A.高速化 B.大型化
C.电气化 D.网络化

有关铁路运输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适于长途运输 B.造价较高,运输量大
C.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D.连续性和安全性较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武广高铁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武广高铁跨越我国

A.北、中、南地势三级阶梯
B.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
C.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D.“两平原一丘陵”三大地形区

武广高铁通车以后

A.缩短了武汉与广州间的实际距离
B.增加了中部地区出海通道
C.加重了京广铁路的运营压力
D.加快了珠三角劳动密集产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读图,回答9——10题。

建设武广高铁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社会 D.科学技术

武广高铁开通后可极大缓解哪条铁路干线压力

A.京广线 B.京九线
C.陇海线 D.京沪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后回答。

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    

A.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B.提高运行速度
C.建立立体交通网 D.缩短运行距离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有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②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④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首先开始动工。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于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上图右)
(1)比较武汉与广州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平直的原因。
                                                          
                                                          
(3)简述武广高速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武广高速铁路的修建的区位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铁路的建设经历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预计2011年建成投入运营。总长度1318千米,将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061千米。
(1)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特点,分析两条铁路“以桥代路”的不同目的。
(2)分析青藏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条件。
(3)比较说明京沪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广高铁已于2010年春节前建成通车。图ll为“武广高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技术 B.气候、地形 C.经济、地形 D.技术、经济

武广高铁的开通,对沿线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人口迁移 B.加剧了沿线地区环境质量的恶化
C.减弱了珠三角与长江工业地带的联系 D.推动了沿线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2.丁地最可能是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26~27题。

26.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27.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回答4—5小题:

4.有关日本国内运输构成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货运中水运的增长最快
B.客运中以铁路运输为主
C.铁路运输的客货量都明显下降
D.铁路地位下降,公路运量明显提高
5.关于日本国内运输构成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汽车的机动性强,速度较快
B.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C.发达的汽车工业及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
D.多山的岛国限制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4 年12月5号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开通旅客列车。粤海铁路通
道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由“二线一渡”组成,全长344公里。
材料二:粤海铁路示意图

(1)粤海铁路跨越的海峡是__________,该海峡属于

A.边缘海 B.内海 C.陆间海 D.珊瑚海

(2)图中的半岛是________半岛,海南岛按成因分属于________岛。
(3)图中铁路①是________,连通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下面四幅水系图,正确反映海南岛水系的是

A               B               C                D
(5)粤海铁路的开通对海南岛有哪些影响?
(6)粤海铁路跨海可采取的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是______。为什么现在采取火车轮渡的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