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望岳》,完成各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①,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
阅读《龟虽寿》,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第二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此句深刻内涵的理解。
(3)仔细阅读这首诗,说说诗人的变化。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指银河。②谩有:空有。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写景象。
(2)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七任太守。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C
A.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古诗文阅读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词《水调歌头》,完成13﹣16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词中“ , ”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2分)
(3)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答: 。(2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