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下列各题。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一天,他在做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他给它取名“阿弟”。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一只老狼带着十三只狼包围了小木屋。几个小时后,他的子弹打光了,眼看厄运就要降临。突然,他看见老狼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他呼唤它。“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他离开后仍然如此。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这是谁的过错呢?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划“——”
(1)刹(chà shà )那间 (2)怯怯(què qiè )地
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
(2)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
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用“——”线画出来。
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仔细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常常( ) 唯一( ) 慈祥( )
用文段中“尽心尽力”这个词语造句。
尽心尽力: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该文段主要是对老人的______方面的描写,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的心情。
文段后面说“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发挥想象,写出这时作者内心会想些什么?
阅读《三味书屋》回答问题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jì niàn guǎn( )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yǐ zi( ),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候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得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sōng chí( )地奋斗了一生。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默读第二自然段,填一填。
拓展运用
有人送我一枝草
三毛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不知是到美国后的第几天了,我去找工作回来,慢慢地往住的地方走。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钱,留下来是个大问题,又找不着事情做,心里很茫然。穿过学校时,我低着头,走得很慢很慢。
远远的草地上,那里半躺着一个陌生的青年,好像十分注意地看着我。我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但是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又蹲下去从草地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然后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走得很大,轻轻地吹着口哨,看起来很愉快的样子。
由于不认识他,我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是一枝碧绿的青草,他正向着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样珍宝一样递给我。
我接住那枝小草,惊讶地望着,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说完拍拍我的脸,摸摸我的头发,送过来一丝温柔的微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潇洒地走了。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虽然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那位青年的脸在记忆中虽然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却没有办法让我忘记。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青年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乐观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轻的赞美,一个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那些似曾相识的人,那些在生活中擦肩而过的人。
请为下面的“着”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o zháo zhe zhuó
着落 ( ) 躺着( ) 着凉( ) 着装( )
第(2)段中从“我”_______的步态、_________的形态、_________的心态三个方面,把一个旅居海外的学子因生活无着落而情绪低落的情况表现得极为细腻.
第(12)段写道:“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这个“礼物”是________,
使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段中“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联系下文回答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作家 。
“他”指的是 ,他们”指____________
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
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中国人!”
吉瑞芝
1931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父亲异常气愤( ),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仰着头,迈着大步向前( )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吉鸿昌将军在身上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是因为( )
(1)美国一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2)吉鸿昌想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 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3)吉鸿昌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你觉得吉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第一抹春痕》回答问题
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出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地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 )和( )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 ),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 )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他们的课桌上。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耐心 ②细心 ③留心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踪迹——()蓦然——()
端详——()灵秀——()
文中“发现第一抹春痕”指的是什么?作者看到这第一抹春痕时心情怎样?为什么?
将“这些鲜艳的粉末……细心的孩子们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他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中的“染”换成“插”好不好?为什么?
文章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
阅读《小溪的欢歌》回答问题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相撞,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块大石头横在小街当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有的人担心上班迟到,气得厉声高叫;有的人要去车站接人,急得连连跺脚;有的人抱怨小街太窄,不住摇头叹息;有的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小街被堵塞了。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分开众人,来到两个争吵不休的小伙子,和颜悦色地说:“大清早,为这点小事争吵,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快走吧。”老人排解开纠缠在一起的小伙子,又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请大家自学遵守秩序!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行无阻,又响起小溪的欢歌。
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缓慢( ) 停止( ) 清晨(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和颜悦色( ) ①平和,和缓 ②连带 ③和谐
B 厉声高叫( ) ①严格 ②严肃,猛烈 ③姓
C 争吵不休( ) ①停止 ②休息 ③尽知,劝阻
用横线画出小街被堵塞了,人们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小街又畅行无阻,又响起小溪的欢歌”,想一想,这“欢歌”里唱的是什么?
阅读小短文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段话描写的顺序是: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句话是把 比喻成 说明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写了哪几种风筝?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风筝名:
表示颜色的词:
作者在具体描写风筝时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请你仔细读一读,用“______”画出写看到的句子,用“~~~~~~~”画出写想到的句子。再抄写下来。
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一千张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不是有一些糖纸么,为什么你们不花些时间攒糖纸呢?"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 )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玩具匮乏的时代,表姑的允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我迫不及待的问表姑糖纸攒够了找谁去换狗,世香则细问表姑关于糖纸的花色都有什么要求。表姑说一定要玻璃透明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褶( )皱。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给我们换。
⑤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了。我们寻走街串巷,找被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⑥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他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⑦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啊。
⑧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常说的累,原来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吧。
⑨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他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⑩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11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照样子,写一写。
安静如初 平整如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我们”搜集糖纸的方法。
寻找遗弃糖纸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先读第6自然段再填空。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泡(洗) 、________、 _________ 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传神。从这几个动词可以体会到。
课内阅读。
从天气预报说起
讲话是很有讲究的,它除了表达意义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色彩、形象、感情,让它又动听,又有味道,还有格调品位。 就拿天气来说吧,人们见了面,往往寒暄几句,太平常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天气的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寒风萧萧兮易水”,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语言也总是带情感的。
由此,我们想到天天都听的天气预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播讲逐渐走向人性化、艺术化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那些“老生常谈”变得生动诙谐,使人听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预报结果,但愿能吸到您所期望的空气。” “现在我们拥有可爱的天气,愿您珍视它。”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关爱的光泽,使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从今天起将进入北风刺骨的寒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 素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著称的日本气象预报员也能以如此亲切的表达方式,道出预报人员对寒来暑往的责任感,短短一句话,就将他和观众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盼了很久,它终于要来了,带着人们的欣喜来了,它就是雨……爱玩耍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雨中踩水花了。” 这位塞内加尔预报员的话,与 朱自清先生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呼之欲出地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之后,看到甘霖忽然从天而降的喜悦心情。这个节目曾获得第二届世界气象电视节大奖。
“11月是阴沉昏暗的代名词,它紧随着夏季的最后一丝炎热而来,又在冬日的严寒 之前离去。”这位比利时播讲人是主持了30多年气象节目的老者。这种有如格言般的漫谈,使观众好像在阅读内涵丰富的书籍,同时也吻合他的身份。
“明天,雨带将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见到的将是寒流的面孔。” 英国预报员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活灵活现地使观众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节奏。这比“明天雨带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另外有一股冷空气,其前锋已经移到……”一类平铺直叙的话,要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周末天气的格局将是:晴朗而寒冷。风很冷,就像是从冬天拷贝来的一样。” 读来如简洁的“一句话新闻”,又像报刊的通栏标题,醒目而不失准确,对风的描述,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您不要担心,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密切注视东南部的暴风雨。” 美国预报员这句亲切的话语,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又细致的服务态度。也许,这些有色彩、有温度的语言,已超越了天气变化的本身,它的感染力也大大超越了那些枯燥的套话术语。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精当的一串语言。平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多练习,就会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起来。
用“精”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语言是一门艺术。( )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 )的一串语言。
(2)王师傅( )雕琢艺术,他花费了毕生的( )研究制作的大型雕塑。
作者列举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你说真爱像什么?”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这也叫爱?我差点笑出声来,但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模样,又赶忙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就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已是不可救药的“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含笑的眸子:“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朦胧中,那茉莉花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入我的心灵深处。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早晨 ( )的眸子 ( )的茉莉
第五段爸爸的行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中“我”为什么差点笑出声来?
课外短文。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 )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
选择:文中划线的句子意思是说( )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写了侄儿向 ________________感恩,“我”向 ______ 和 _________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__________感恩。
请你用——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给划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 承担——( )
哭泣——( ) 忽然——( )
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