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触摸春天
①邻居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
②春天来了,小区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③昨天早晨,我在草地上做徒手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穿行)。因为常常在花香中 (流连 徘徊),她走得很(流畅 平稳),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④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⑤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有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地方。
⑥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她的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白蝴蝶。
⑦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 个盲女神秘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⑧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 深深地感动着。
⑨安静细细地感觉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 在用心灵张望。安静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 道极其优美的飞行曲线。
⑩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安静在这个 清香袅袅的早晨,无言地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问题:
⑴联系上下文,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并用“√”标出。
⑵除了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之外,文章还有3处对安静的动作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⑶“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有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 地方。”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作者为什么说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⑸“安静触摸春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埋?请用“_ ”在文中画出来。
⑹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挪树
院子里那株蜡梅( )( )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 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 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 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 它是一株巳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 )不经( )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蜡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芟不可,哪怕( )筋( )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蜡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 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 一锄,一锄,一锄……蜡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蜡梅的呻吟。蜡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巳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蜡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蜡梅瘦骨( )
( )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蜡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 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⑴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①( )( )一息;②( )不经( );③( )筋( )骨;④瘦骨( )( )
⑵文中第3自然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和____,应该为____和____。
⑶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⑷最后一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蕴涵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⑸按要求概括。
①从第3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生命之芯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桂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 这情景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 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⑪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⑴联系上文,体会第⑦自然段画线句中划线词的妙处。
⑵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⑶第⑩自然段中写到“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我”充满了怎样的“敬意”。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国的春风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 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倶全。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⑤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 是漳,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殖……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⑥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折了吧。有天夜间,我住的石 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懶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巴嘎巴松动。
⑦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 .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 把粪肥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⑧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 要不,猜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 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积雪?
⑨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星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⑴北京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画线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色香味”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结合文章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 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 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一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 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竺。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⑴间接写春草的句子是 ,这些描写表现了春草 的特点。
⑵写春花,有实写,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间接写花的句子是
⑶写春风,突出了春风 的特点,“卖弄”一词这里化贬为褒,突出了小鸟 的特点。
⑷写春雨,突出了雨的两个特点是 、 ;写夜,突出了乡村 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课内篇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⑴联系上下文说说“一如既往”的意思。
⑵这两个语段主要写了 。
⑶片段中用数字列举居里夫人所获得荣誉的作用是什么?
⑷用四字词语概括节选部分的人物品质(至少2个)。
⑸根据文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理解。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这句话中“什么也不管”是指( )。
A.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的不幸早逝。 |
B.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
C.玛丽•居里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
D.居里夫人身体上的衰弱、生活和思想上的过重压力。 |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 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头重脚轻 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 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 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 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 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⑴在文中的□里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⑵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上面画“√”。
⑶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关注——( )
经常——( )
⑷“离太阳最近的树”意思是说( ),这种树叫( ),作者大量笔墨写了树根,目的是( )。
⑸你认为第4自然段中司务长的话是正确还是错误?理由是什么?
⑹读了本文,你最深的体会是 。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
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 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背影 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 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之后就是一阵静(密 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 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静,真静!
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 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 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 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 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吃吧。”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 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⑴划去文中四个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⑵“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⑶作者回忆姥姥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起因、经过、结果
B.人物出场的先后
C.早上、中午、晚上
⑷用“ ”画出第⑧段中具体描写“其乐融融”的句子。
⑸文中多处写到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让人感受到温馨和美好,如艾草插上门楣后才能说话、( )、( )、( )、( )等。
⑹第⑨段中,姥姥说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是( ),其实她是想( )。
⑺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说法。( )
A.通过对比突出小时候的端午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B.“端午”二字对“我”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C.强调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没有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⑻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不少于40字)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 个衣衫楹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 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 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 回去就要接处(fá)。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 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 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说:“先生,可怜可怜吧,我 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 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小孩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 ”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 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 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 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4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 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 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 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 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着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⑴为划线字注音或写汉字。
弄()脏;单薄();蒸lóng ( );处fá( )
⑵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⑶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这表明了什么?
⑷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⑸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⑹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是什么强烈地冲击着多尔先生? “模糊”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 )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妈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 ),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妈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 )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们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们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⑴辨一辨:将“不辞劳苦、川流不息、饱食终日”正确地归入语段中的括号里。
⑵找一找: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句?
⑶谈一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⑷品一品: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对蚂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举例说明。
北风乍起时
叶倾城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叫你妈妈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然响起,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您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蒙。
(注:乍:忽然,突然。武汉:湖北省省会,在我国中部。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在我国东北。)
⑴“絮絮不休”和“絮絮叨叨”意思相近,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它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老王和他母亲 “絮絮不休(絮絮叨叨)”中,你体会到一份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意。
⑵儿子对老王的“絮絮不休”,老王对母亲的“絮絮叨叨”态度怎样?你分别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展开想像,“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会怎么想,把想法写在横线上。
⑷读句子,回答问题:
人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蒙。
①句子中“这样”的亲情是怎样的?
②“人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你能替老王回答这个问题吗?
⑸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彩虹和石桥
雨后,蓝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那彩虹挺漂亮。
雨后的古桥却不是那样,朴朴素素的,一声不响的,把古老的根扎在坚实的地上,任人们自由地来来往往。
彩虹看了看古桥,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嘻嘻!你也能叫桥!瞧我五彩缤纷高挂在蓝天,多么时髦,多么威风啊!可你,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你也配叫桥!”古桥没吭声,依然静静地一声不响,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
彩虹变得更加得意。可是,连它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间,它发现自己渐渐地消失了。而那古桥,却依然坚实地站着。
⑴文章共有( )自然段。
⑵从文中找出“AABB”形式的词。( ) ( )
⑶彩虹说古桥不配叫桥的理由是 。
⑷写两个含有数字的四字词:( ) (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é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e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犹)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等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儿,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点儿老鼠的响动时,它又是那么尽职,闭息(疑 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 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 ) 无论( ) 确实( ) 决心( )
(3) 短文围绕哪句展开来描述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描写猫古怪的?
课外阅读
__________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划去[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 )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疾”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
(4)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写出词语。
ABB: 、_______。 ABCC: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 。 AABB:______、______。
(5)请写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 )(用“√”表示)
①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②赞扬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③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赞扬了小草的美丽可爱。
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风
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东吹吹,西吹吹,吹落了花姐姐的花瓣,吹落了树公公的叶子。
风,像一个可爱的天使,东吹吹,西吹吹, 吹干爸爸额上的汗水,吹飞妈妈衣盆的泡沫。
风,像一个播种的园丁,东吹吹,西吹吹, 吹飞蒲公英的小种子,吹得秋天如此地绚丽!
(1)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 )
(2)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
(1)风像 、 、 。
(2)“天上飘动的白云是风,随风摆动的柳枝是风,迎风飘扬的国旗是风。”还有哪些是风的呢?风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画一画风。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