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人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 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⑴解释字的意思。
①识: ;②欲:
⑵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 ___
⑶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北人食菱,并壳人口。是因为( )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⑷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________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②乘轩冕:乘车。
⑴写出句子大意。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⑵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⑶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一个是怎样的人?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为是__________?曰:非然也。
⑴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⑵《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_家。《孟子》
记录了孟子的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诲( );之( );援( );俱( )
⑷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⑴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⑵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
⑶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⑴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⑵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⑴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⑵给下列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解释:
A.听见; | B.听见的事情、消息; | C.有名望的; | D.用鼻子嗅;E.姓。 |
①你号,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②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③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④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⑤闻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 )
⑶解释文中语句。
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面文言文,先填空回答,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一个 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根据原文填空。
(1)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 ) ,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 ,此不为( ) ?” ----《两小儿辩日》
(2)( ), 敬业奉公宠辱不惊。
课内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善( ),钟子期善( )。伯牙( ),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 )兮( )!”( ),钟
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
伯牙谓( ),乃( ),终身( )。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发生在 和 之间
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是 把他们联系在了一
起。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来说就是 。
(3)用“ ”画出文中听者听到琴声而引发联想的内容。
(4)文中有两个字在现代都可以解释成“想”的意思,这两个字是
和 。
(5)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人们常 用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不复鼓。(节选自《伯牙绝弦》)
(1)根据原文填空。
(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赞叹 B、擅长、善于
“善鼓琴”中的“善”是( )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 )之义。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的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善哉, !”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
(5)给这句话用“∕”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鼓者的知音。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祁(qí)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于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大王问我谁可以担此重担,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信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一)用“___”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落下毛病(lào luò) 统帅(suài shuài)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推选,选举;④举人的简称;⑤提出;⑥全;⑦兴起;⑧抬起。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 )
(2)文天祥举兵抗元,各地百姓纷纷响应。 ( )
(3)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 ( )
(4)在这次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他一举夺魁。 ( )
(5)你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 )
(6)在这里,小胡举目无亲,他感到很孤单。 ( )
(三)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替代( ) 担当( ) 慎重( )
(四)下列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 解狐是杀你父亲的仇人。 ( )
(2)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事关国家安危,我怎能不慎重呢?( )
(3)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谁说这个重任非祁午莫属呢? ( )
(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祁黄羊两次举荐,第一次举荐,悼公感到意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荐,悼公感到意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悼公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以公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回音壁。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入日——
河——
(2)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3)画线句子富有想象力,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你所读的神话或寓言中有没有也能体现这种想象的,请举一两例。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课文回音壁。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遽契其舟,曰( )
④求剑若此(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用“/”画出该句的停顿。
(2)本文选自 朝 的作品 (1.5分)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甚: 诣: 乃: 示:
(4)联系上下文填空。(1.5分)
① 为 设果。
② 孔指 以示儿曰……
(5)从杨氏之子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孩是一个 的人。小孩回答妙在何处:
(2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