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遵守法律程序
初中政治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于2012年l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2012年9月28日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2012年5月28日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的处分。
材料二:七年级的小明是一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他因家境贫困辍学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去做他父亲的工作,他父亲说,我们是少数民族,可以不上学。班主任老师说,受教育既是小明的权利,也是小明的义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的子女也必须上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小明的父亲终于同意他上学了。
(1)薄熙来和刘志军被开除党籍说明了第五课中的什么道理?
(2)上述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以上道理的内涵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5月2日下午,在兵马俑一号坑发生了这样一幕感人画面:游客为兵马俑礼宾哨武警擦汗,被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拍了下来。秦俑博物馆是陕西乃至中国的旅游窗口,每逢重大节日或旅游高峰,被称为陕西第一哨的武警某部就来到兵马俑执勤。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说,大家知道,礼宾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动的,更不能给自己擦汗。
材料二:2015年5月3日,一名男司机在立交桥下,将另一名车内女司机拖出驾驶室后实施暴打,导致女司机全身多处受伤。经成都锦江公安初步调查,男司机张某的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痛打女司机事件一出,一个叫“路怒症”的名词也被频繁提及,大概意思是“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本次打人事件便是这样的,男司机张某被女司机的车辆激怒了,从而做出更加严重的“侵略”行为来。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还原了痛打女司机事件的“前因”,原来是女司机惹祸在先,她开车野蛮,任意变道。男司机车上小孩的哭声让一部分人更加地理解与同情他起来。有网友说:打人的固然肯定不对,而且应该担负其应负的责任,但姓卢的女司机违规变道在先,要不是她不依不饶的多次挑衅,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件。
(1)用人际交往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游客的做法为什么会感人?
(2)如果要你对患有“路怒症”的司机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请你依据材料二中两位司机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心理辅导提纲。(不少于4个角度,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入歌舞厅等,后来发展到偷盗、敲诈、勒索,但感到来钱太慢,于是,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1)小凡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两段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生小李在学校附近的小货亭内买了一支圆珠笔,因不能写字找到卖笔的老板要求退换,遭到拒绝。于是他拨通了12315热线电话,工商人员对此进行了检查,证实圆珠笔确有质量问题,当场责令店主退货,并对其进行警告。这说明:
①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要靠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共同维护。
②诚实信用是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③人人都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公益。
④只要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行动起来,就能根除假冒伪劣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交通规则就在我们身边,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以为然。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人只不过淡淡一笑,说:“违反了,最多罚点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职责。无视交通规则,在马路上抢道、打打闹闹、闯红灯、骑车带人等,都可能造成大大小小的灾祸。
材料二: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调查小组,在七年级同学中开展了调查活动。下表是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百分比类别


近一年,过马路时是否闯过红灯
80%
20%
闯红灯是否有生命危险
68%
32%
闯红灯是否有过身体伤害或有过惊险
26%
74%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的调查结果给我们什么警示?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的严查严处有何积极意义?
(3)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篇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下图是阳阳QQ群的截图。现在让我们和阳阳一起走进网络世界,体验网络交往。

(1)不认识的“天外来客”也挤进了班级群。可见网络交往对象有什么特点?
(2)请从遵守网络规则的角度评析雨雨的言行。
(3)珍珍把同学的“熊样”加工后发到网络里侵犯了他的哪项权利?网络世界纷繁复杂,请你说说在网络世界里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2年10月24日上午,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幼师虐童照”在网络上大量出现,幼师颜艳红“一时好玩”揪住一表情痛苦幼童的双耳向上提起的照片引起巨大争议。经网友人肉,其QQ空间有很多照片,变态惩罚手段层出不穷,包括对幼童胶带封嘴、铁桶罩头、垃圾铲盖头、扔进垃圾筒等。
材料二:虐童案主角颜艳红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现已对其予以刑拘。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树立法治观念》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中虐童案主角颜艳红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请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红绿灯变奏曲
 
材料二:初中学生小王和小李放学后同路回家。行至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王见状,飞速穿过马路,小李面临两种选择:A:跟着小王骑过去;B: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过去。
材料三:2007年5月10日上午,东台市在街心公园举行了“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启动仪式。东台市交巡警部门从6月份开始,组织推进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如果你是小李,你会选择哪些做法?为什么
(3)为配合“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的行动,你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九年级小李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1)作为微信圈里的朋友,你该如何劝说小李?
“微调查”。—今年4月,青年段某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于是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已,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2)段某经历对我们有何警示?
“微新闻”—2015年2月28日,去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她以调查记者的身份,更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在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实地拍摄治污经验。向公众展示其对雾霾这一关乎生命健康、涉及公共治理议题的思考和行动。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纪录片一经公布,网上点击量超过百万,引起社会热议。
(3)此纪录片为什么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4)“减少雾霾从我做起”,为此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霸拔钉,清障护航,,专项活动目前正在浙江农村广泛开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村主任王某在任职期间,侵占集体财产100万元,私吞国家挟贫资金60万元,操纵村委会选举,组织黑社会打击报复竞选对手。经群众举报被立案侦查,后被刑事拘留。
材料二:王某被刑拘后,部分冲动的村民到法院门前聚众闹事,要求从严从重从快惩处。为此,法院院长呼吁:村民有权不可任性;国家惩治腐败会依据事实、遵循法律有序进行,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村主任王某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
(2)请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解读材料二中法院院长的"呼吁"。
(3)联系材料信息,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车买得起,油费付不起,违章付款更付不起。某校七(1)班同学就对本镇私家车进行调查,得到折线图如下:

(1)你能从这个折线图中,得到怎样的有效信息?
(2)小明知道2013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交通法规,高兴地说:“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利国利民,只要加强法治,就一定能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请评析小明同学的言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演艺圈明星涉毒事件频发,明星因吸毒而锒铛入狱的报道屡见不鲜。
材料二:14岁的小齐是初二学生,他在网吧结识了几个混日子的朋友,朋友告诉他喝"神仙水" 可以忘记烦恼。小齐喝后就沾染上毒瘾, 后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那位给他 "神仙水"的朋友,最终因贩毒被判处死刑。
(1)上述二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国家惩治涉毒人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犯贪污罪、犯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薄熙来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2)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信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手机网络聊天平台。月影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聊一些热点话题。

请运用法律知识评析“孤雁”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遵守法律程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