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正确对待择业
初中政治

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根据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智能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面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全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1)有人说,“网络是就应该是自由的地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认为呢?
(2)为构建网络文明,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作为网民的你应怎样参与其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要“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明确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我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以“让中学生远离烟酒”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请你参与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1)请你谈一谈抽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对中学生的危害
在调查“你对‘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规定有何看法”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支持”这一规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对其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表示担忧,理由主要有:“商家利益至上,不卖会吃亏”;“没有规定顾客购买烟酒时需要出示身份证”;“没有相应的监督和惩戒措施”;部分同学认为吸烟和饮酒“很酷”“很时尚”;更有部分同学反映:过年时家人会劝说其向亲友“敬酒”。
(2)请根据这项调查结果,谈谈如何才能使中学生远离烟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年来,手机走进了我国的千家万户。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每百人拥有手机68.5台。现在的手机样式精美,功能强大,不但可以用来通电话,而且可以上网、上QQ、拍照、游戏等。
材料二:某报记者对某一初中学生拥有手机与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拥有手机所占人数比例
在有手机的学生中,曾经在上课期间偷偷使用过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
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曾经用手机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比例
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成绩下降的比例
74%
42.7%
47.6%
75.3

材料三:初三(1)正在上数学课,小亮觉得很无聊,于是偷偷拿出他的iPhone 5观看NBA总决赛,被老师发现后要收缴他的手机,他气愤地对老师说:“是我自己的手机,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请你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对小这的言行进行评析。
(1)简要分析形成材料一所描述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3)请你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对材料三中的小亮的言行进行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中学生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容易迷失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陷入泥潭。针对这一现象,某校七年级5班召开了一个以“与诱惑作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标题。
(2)例举身边存在的不良诱惑,说说迷失在这些诱惑中会有什么后果?
(3)少年应该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2013年,我国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出,“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及以“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网络知名爆料人”自称的周禄宝等多名长期造谣生事之人均受到法律的惩处。
(1)请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为什么说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乱放风”。
(2)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喜欢上网的毛毛参加了某新闻网组织的“抵制网络谣言,文明上网”的活动,下面是他在活动中收集的部分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思考]毛毛摘录了这样两句话:“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球性的即时聊天应用WhatsApp每天发送的信息量高达110亿条。”
(1)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毛毛应如何正确对待?
[我透析]下边是毛毛收集到的漫画《打的就是你》。
(2)你从这幅漫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我宣誓]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抵制网络谣言”的誓词。
(3)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帮毛毛设计一条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的誓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事情,发微信”、“找好友,摇一摇”、“有趣事,朋友圈里晒一晒”, 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眼下,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然而,“摇一摇”除了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近来,由于微信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等犯罪数量增多。
作为中学生上网的新“阵地”,手机的其他功能也被一一利用起来,浏览网页、网络游戏、掌上阅读、聊天购物……可是烦恼却也随之而来:时不时“跳”出来的黄色网页,迷恋网络游戏让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节节下滑……老师家长对此忧心忡忡。
为此,几家热心网站联合发布了“关爱青少年安全上网十大秘籍”,针对上网最常见的、对安全影响最大的十件事,给出了解决办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微信这种新的交友方式有什么利与弊?
(2)请你一起来完善“青少年安全上网秘籍”,你会给同龄人享受健康网络生活提出哪些好建议?(三方面即可,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抵制诱惑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成龙之子房祖名涉嫌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审判员当庭判处房祖名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下午,由福安市科协、老科协、教育局、禁毒办、禁毒大队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福安科普大讲坛”——“小手牵大手 共筑禁毒墙”活动启动。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为300多名学生作《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科普知识讲座。同学们深受教育,表示要向亲朋好友宣传,请大家都远离毒品,共同筑牢禁毒的防火墙。
(1)材料一中明星涉毒行为使我们深受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远离毒品,我国预防未成年了犯罪法把吸食毒品列为什么行为?
(2)材料二中“小手牵大手 共筑禁毒墙”活动开展对青少年意义重大,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3)生活充满无限乐趣,但也充满种种诱惑,除毒品之外,还有哪些诱惑?请列举两种。
(4)不良诱惑会损害身心健康,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8日,千龙网报道,据相关调查,网瘾少年通常是分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有研究表明,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和父母原本就有沟通上的障碍,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人格不被尊重,在老师和家长那里得不到认可。
材料二:观察右图漫画。

(1)请你为材料一中的“网瘾少年”戒除网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材料二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漫画中的这一行为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漫画,我们应该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
材料一: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治中国建设的?
材料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它将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误入歧途,它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2)下面是某同学的错误做法,请运用法律或道德知识给他指点迷津。

错误做法
指点迷津
利用QQ传答案、抄作业

在贴吧上随意传播、扩散同学的个人秘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期一下午,由于班主任外出开会,再加上历史课和地理课都是“副科”,小刚便请小明来到网吧潇洒一番。在回家的路上,两名本校的高年级学生将他俩的钱和手表等洗劫一空。回家后,小刚将抢劫的事告诉妈妈,妈妈说:“破财免灾,这事你千万不要告诉老师,不然他们还要报复你。”这时表哥说:“他敢!明天我叫几个朋友把这俩个混蛋揍一顿,把钱和东西要回来!”
根据材料,联系课本回答:
(1)当朋友让你旷课去网吧玩游戏时,你将怎样应对呢?
(2)除游戏的诱惑,你身边的诱惑还有哪些?
(3)妈妈和表哥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面对抢劫等不法侵害,你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反映了网络交往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2)正如漫画二中所示,网络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请写出网络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事例一个。
(3)结合上述两幅漫画与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网络交往的影响。
(4)结合两幅漫画和所学知识,谈谈以后你将如何利用网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共青团中央、360联合发起主题为“关爱儿童上网安全,别让孩子受欺负” 的特别线上公益活动,呼吁关注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此前,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 1亿至1.2亿左右,占中国网民总数的的 16% -20%;而在网络欺诈的受害群体中,青少年占比约为1.8%。青少年群体社会经历尚浅,对诈骗行为缺乏辨识能力,以及由青春期叛逆个性主导的喜欢冒险、猎奇的心理也是导致青少年网民容易被网络诈骗坑害的原因之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安全教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容易遭受哪些不法网络侵害?(列举两种)
(2)提高警惕,安全上网事关青少年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怎样才能在网络生活中免受不法侵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生小强经常听周围的同学说网络游戏很好玩。有一次,他怀着好奇心去了一次网吧。这一去,便再也无心学习,他时不时旷课就去网吧玩游戏,有时在网吧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后来竟发展到从家里偷钱上网,还经常浏览不健康网站,而且染上了抽烟、酗酒的坏习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小强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视力也严重受影响。
(1)请从培养情趣的角度评析小强的行为。
(2)请结合所学,列举青少年身边的三种诱惑
(3)为了帮助小强及有类似现象的同学改掉沉迷网络的行为,请你向社会有关部门、学校及青少年提出一些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正确对待择业试题